>
即使大离官仓储备再怎么充足,这么大的后勤补给压力,迟早也会承受不住,冯军就是再等,再耗。
等安海的战事出结果,等大离自己无法承受后勤补给的压力,粮草供应出问题。
这一等,就等了五个月。
一切正如冯军所料,安海州大离大败,三十多万大军全灭,东路军可随时南下,直接威胁离京城和东海州两地,或直接西进,威胁沈涛的侧翼安全。
而全国一百多万士卒的后勤供给,也让大离户部感受到了压力。
加上连山州和镇北关以及各地的州军,大离目前供养了一百五十多万军士,若无战事,每个军士每日的耗粮就得两斤,一天就是三百万斤,三万石粮食。若是战时,粮食的消耗还得增加至少五成,这还不算肉类得消耗。
五个多月的时间,光是供养这一百多万大军,加上运输的损耗,大离就耗费了近千万石粮食。
大离主要产粮地就是南方的安海、东海、中州、南海、望海五州,每年可为大离蝉联上亿石,但这些粮食,还得供给民间所需,每年官仓入库的粮食,也不过区区几百万石,按照目前的储存技术,最多三年,就得更换,陈粮低价卖出,更换当年的新粮入库。https://
打了近一年的时间,即使以大离的底蕴,五州之地的粮仓储备也消耗了近半,加上战乱和大规模增兵,民间的粮食生产收到影响,今年两季,大离入库的粮食不足两百万石,全靠储备在维持大军消耗。
而丢了安海州,不仅仅损失了一个财赋重地,还丢掉了这里上百个粮库,损失了近三百万石存粮,让大离的粮食供应雪上加霜,按照大离户部统计,以目前官仓的存量,仅能维持不到半年,若是继续下去半年后,大离就必须强征民间的存粮,以维持大军消耗。
说实话,之前的大离,还真没操心过粮草的问题。
大离气候宜人,每年产出的粮食多到用不完,每年都会卖给南燕不少,以换取南燕的特产,库里的存粮每年都要浪费很多,因为民间不缺粮,陈粮根本卖不出去,丰年时,低价都没人买,只能倒掉或拿去喂牲口。
想不到仅仅一年,大离就得操心粮草的供应问题。
大夏这边还好,虽然三条战线加起来也得供应上百万大军,但新式粮种的推广,毕竟带来了大批的增产粮食,加上占据了两州之地,扩大了粮食生产面积,仅靠两州之地,就供应了近四十万大军所需的粮草,加上库存和每年新入库的粮食,勉强维持着收支平衡,并未对大夏造成什么影响。
随着邓明大军赶到,沈涛的压力顿时大增,不得不与后方的守军协调,加强了东侧的防御,增派了十余万人,组建了大石城防线,防止邓明从侧翼突破。
东海州的守军,也早已在下洋城一线布置防线,防止夏军进入东海州,就连元气尚未恢复的南海水师余部,也开始向北运动,防止大夏水师南下。
整个局势,越发的对大离不离。
十二月三日,冯军陆俊发起突然袭击,连下庆阳、安阳、浔阳三县,切断了镇海军三路大军的联系,并调遣十二万大军分兵阻断清安与淮阳、永丰两郡的正面联系,想要相互支援,就得从后方绕道,路程更远不说,支援的效果大减,无法对进攻的夏军侧翼形成威胁。
中州局势大变。
随着战局的发展,整个大离朝堂局面越发诡异。原本性格张扬暴戾的大离皇帝刘宇,
即使大离官仓储备再怎么充足,这么大的后勤补给压力,迟早也会承受不住,冯军就是再等,再耗。
等安海的战事出结果,等大离自己无法承受后勤补给的压力,粮草供应出问题。
这一等,就等了五个月。
一切正如冯军所料,安海州大离大败,三十多万大军全灭,东路军可随时南下,直接威胁离京城和东海州两地,或直接西进,威胁沈涛的侧翼安全。
而全国一百多万士卒的后勤供给,也让大离户部感受到了压力。
加上连山州和镇北关以及各地的州军,大离目前供养了一百五十多万军士,若无战事,每个军士每日的耗粮就得两斤,一天就是三百万斤,三万石粮食。若是战时,粮食的消耗还得增加至少五成,这还不算肉类得消耗。
五个多月的时间,光是供养这一百多万大军,加上运输的损耗,大离就耗费了近千万石粮食。
大离主要产粮地就是南方的安海、东海、中州、南海、望海五州,每年可为大离蝉联上亿石,但这些粮食,还得供给民间所需,每年官仓入库的粮食,也不过区区几百万石,按照目前的储存技术,最多三年,就得更换,陈粮低价卖出,更换当年的新粮入库。https://
打了近一年的时间,即使以大离的底蕴,五州之地的粮仓储备也消耗了近半,加上战乱和大规模增兵,民间的粮食生产收到影响,今年两季,大离入库的粮食不足两百万石,全靠储备在维持大军消耗。
而丢了安海州,不仅仅损失了一个财赋重地,还丢掉了这里上百个粮库,损失了近三百万石存粮,让大离的粮食供应雪上加霜,按照大离户部统计,以目前官仓的存量,仅能维持不到半年,若是继续下去半年后,大离就必须强征民间的存粮,以维持大军消耗。
说实话,之前的大离,还真没操心过粮草的问题。
大离气候宜人,每年产出的粮食多到用不完,每年都会卖给南燕不少,以换取南燕的特产,库里的存粮每年都要浪费很多,因为民间不缺粮,陈粮根本卖不出去,丰年时,低价都没人买,只能倒掉或拿去喂牲口。
想不到仅仅一年,大离就得操心粮草的供应问题。
大夏这边还好,虽然三条战线加起来也得供应上百万大军,但新式粮种的推广,毕竟带来了大批的增产粮食,加上占据了两州之地,扩大了粮食生产面积,仅靠两州之地,就供应了近四十万大军所需的粮草,加上库存和每年新入库的粮食,勉强维持着收支平衡,并未对大夏造成什么影响。
随着邓明大军赶到,沈涛的压力顿时大增,不得不与后方的守军协调,加强了东侧的防御,增派了十余万人,组建了大石城防线,防止邓明从侧翼突破。
东海州的守军,也早已在下洋城一线布置防线,防止夏军进入东海州,就连元气尚未恢复的南海水师余部,也开始向北运动,防止大夏水师南下。
整个局势,越发的对大离不离。
十二月三日,冯军陆俊发起突然袭击,连下庆阳、安阳、浔阳三县,切断了镇海军三路大军的联系,并调遣十二万大军分兵阻断清安与淮阳、永丰两郡的正面联系,想要相互支援,就得从后方绕道,路程更远不说,支援的效果大减,无法对进攻的夏军侧翼形成威胁。
中州局势大变。
随着战局的发展,整个大离朝堂局面越发诡异。原本性格张扬暴戾的大离皇帝刘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