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族战士们也掌握了各种战阵,加上强悍的力量和更胜一筹的战甲兵器,逐渐取得了战场优势。
负责拦截夏军的三个战团,拼死抵挡两个小时后,折损近半后,才趁着昏暗的环境脱离接触,往入口退去。
激战两个多小时的莽族战士也体力消耗过大,加上夜色昏暗,不得不原地休整,等待命令。
负责为大军打开前进通道的白羽军前军,不知道主力已经逐步退往虎啸谷入口,接到命令的他们,开始调兵对堵在谷口的夏军展开猛攻,同时安排一个战团在后方警戒。
大离白羽军尽管精锐,但面对身穿重甲严阵以待的重步兵,无法取得任何战果,一批批战士冲上前去,被重盾后刺出的长枪刺穿,瘫倒在地。
夏军阵前的尸体,堆的都快有一人高,而大夏的损失却无比轻微,激战一个小时,夏军不过伤亡百余人,而白羽军则付出近三千人的代价。
眼见普通的战团无法取得进展,前军主帅,白羽军副帅邓伦不得不将唯一的重步兵战团调到前方,希望能有所突破。
第一站团在十年前被尽数消灭在了潞州,十年时间,大离才将第一站团重新组建起来,由于骨干都是从白羽军各部抽调的精锐,重组的第一站团战力丝毫不弱于之前,甚至更加强悍几分。
当两边的重步兵撞在一起,局面顿时僵持起来,双方都是手持重盾长枪,身披重甲,如此狭小的区域,之间长枪不断刺出,但都难以对对放的重甲和盾牌造成损伤,除了一些倒霉蛋,足足一刻钟,双方死伤的人数还保持在两位数。
统兵的水波眼见战局僵持,也乐得清闲,反正自己的任务就是堵住谷口,不让白羽军通过而已,僵持就僵持吧,等谷里的伏兵完成任务,切断这些家伙的退路,自然有机会干掉他们,眼下正好让战士们轮流休息,养足体力。
下午四时一刻,当白羽军主力退出伏击圈后,埋伏在山壁两侧的大夏士卒2,顺着早已备好的绳索,逐一下到谷底,开始对白羽军前军进行合围。
对于伍世伦来说,白羽军前军属于意外之喜。
按照原定计划,一万重步兵堵住谷口,不让白羽军通过,两侧崖壁安排了三万兵马伏击白羽军,逼迫白羽军后退,待白羽军开始退却,第一波伏兵衔尾追击,尽可能杀伤敌军,将白羽军逼入在山谷中段的另一个伏击圈,那里也安排了三万大军。
之前白羽军通过时,这里的伏兵没有丝毫动作,就等着撤退的白羽军经过时给他们一个惊喜。
但可能是乱中出错,白羽军前军竟然没有按照预料中的那样后撤与中军汇合,反而对谷口展开了猛攻,即使中军主力已经撤离许久,这只前军竟然丝毫没有后退的迹象。
这就跟伍世伦创造了机会。
原本应该衔尾追击白羽军的三万伏兵,两个战团负责去主断后的几个白羽军战团,另外的两万人,全部去捅白羽军前军的屁股去了。
当邓论发现后方的夏军踪迹时,脸色大变,明白自己成了孤军。
反应迅速的邓伦,立刻调整阵型,改攻势为守势,全力防守,但前后夹击,谷道狭窄,估计等待自己的只有败亡一途。
若是有辎重,邓伦还可以龟缩防守,等待外部援军解围,但辎重都在后军,前军之携带了一天的干粮,食物和水都没有,如何能守得住。
邓伦颓然的坐在一块大石上,想不明白,明明接到的命令时
负责拦截夏军的三个战团,拼死抵挡两个小时后,折损近半后,才趁着昏暗的环境脱离接触,往入口退去。
激战两个多小时的莽族战士也体力消耗过大,加上夜色昏暗,不得不原地休整,等待命令。
负责为大军打开前进通道的白羽军前军,不知道主力已经逐步退往虎啸谷入口,接到命令的他们,开始调兵对堵在谷口的夏军展开猛攻,同时安排一个战团在后方警戒。
大离白羽军尽管精锐,但面对身穿重甲严阵以待的重步兵,无法取得任何战果,一批批战士冲上前去,被重盾后刺出的长枪刺穿,瘫倒在地。
夏军阵前的尸体,堆的都快有一人高,而大夏的损失却无比轻微,激战一个小时,夏军不过伤亡百余人,而白羽军则付出近三千人的代价。
眼见普通的战团无法取得进展,前军主帅,白羽军副帅邓伦不得不将唯一的重步兵战团调到前方,希望能有所突破。
第一站团在十年前被尽数消灭在了潞州,十年时间,大离才将第一站团重新组建起来,由于骨干都是从白羽军各部抽调的精锐,重组的第一站团战力丝毫不弱于之前,甚至更加强悍几分。
当两边的重步兵撞在一起,局面顿时僵持起来,双方都是手持重盾长枪,身披重甲,如此狭小的区域,之间长枪不断刺出,但都难以对对放的重甲和盾牌造成损伤,除了一些倒霉蛋,足足一刻钟,双方死伤的人数还保持在两位数。
统兵的水波眼见战局僵持,也乐得清闲,反正自己的任务就是堵住谷口,不让白羽军通过而已,僵持就僵持吧,等谷里的伏兵完成任务,切断这些家伙的退路,自然有机会干掉他们,眼下正好让战士们轮流休息,养足体力。
下午四时一刻,当白羽军主力退出伏击圈后,埋伏在山壁两侧的大夏士卒2,顺着早已备好的绳索,逐一下到谷底,开始对白羽军前军进行合围。
对于伍世伦来说,白羽军前军属于意外之喜。
按照原定计划,一万重步兵堵住谷口,不让白羽军通过,两侧崖壁安排了三万兵马伏击白羽军,逼迫白羽军后退,待白羽军开始退却,第一波伏兵衔尾追击,尽可能杀伤敌军,将白羽军逼入在山谷中段的另一个伏击圈,那里也安排了三万大军。
之前白羽军通过时,这里的伏兵没有丝毫动作,就等着撤退的白羽军经过时给他们一个惊喜。
但可能是乱中出错,白羽军前军竟然没有按照预料中的那样后撤与中军汇合,反而对谷口展开了猛攻,即使中军主力已经撤离许久,这只前军竟然丝毫没有后退的迹象。
这就跟伍世伦创造了机会。
原本应该衔尾追击白羽军的三万伏兵,两个战团负责去主断后的几个白羽军战团,另外的两万人,全部去捅白羽军前军的屁股去了。
当邓论发现后方的夏军踪迹时,脸色大变,明白自己成了孤军。
反应迅速的邓伦,立刻调整阵型,改攻势为守势,全力防守,但前后夹击,谷道狭窄,估计等待自己的只有败亡一途。
若是有辎重,邓伦还可以龟缩防守,等待外部援军解围,但辎重都在后军,前军之携带了一天的干粮,食物和水都没有,如何能守得住。
邓伦颓然的坐在一块大石上,想不明白,明明接到的命令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