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载已经伏法,被皇帝赐死。



天下间,再没人知道杨玉环的消息了。



李豫也趁着收拾元载的机会,重整了一番官场。



读者身份证-五六37四三陆七伍



先前李豫优宠宦官,凡宦官奉命出使四方,从不禁止其所求取,即使奉命恩赐妃族,回来后也问宦官所得多少,如果给宦官的财物少,李豫则认为是轻慢天子的使者。



宰相常贮钱于阁中,每逢中使来赐一物,宣一旨,从未有空手回去的,若宦官出使州县,传送文书取货,与赋税同,皆重载而归,后宫的宦臣李辅国、程元振、等人倍受尊宠,权势甚至超过宰臣。



慢慢的,李豫也就知道了宦臣飞扬跋扈对一个国家的危害,所以借着这次机会,对那些骄纵的宦臣进行了清理,成为了大唐斩杀宦臣最多的皇帝。



说起李豫这人,是一位堪比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帝,一生平乱守成,不失为一代中材之君,励精图治,对内除奸臣,振朝纲,通漕运,改盐政,对外平余孽,收天下,唐朝才能继续存在百年。



因此,就凭借这一个功绩,李豫就可以和李世民相提评论。



另一边,郭子仪、李光弼一行带着圣旨,已经来到了灵武。



几人马不停蹄,一路匆匆赶到了李九州府上。



带着万分激动推开门,众人却傻了眼。



李府早已空空如也,只留下了一封信,放在门口最显眼处。



郭子仪将信缓缓打开,只见笔迹遒劲有力,却控制着情绪,写得格外中正有序,很明显是李九州的字迹。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郭子仪仔细的看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



看了许久许久之后,郭子仪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双手一紧,下意识里想将这封信毁掉,接着却是小心翼翼的将信纸塞回信封,放入怀中收好。



“我无愧于大唐。”



这是李九州写在信纸最后面的几个字。



有愧无愧,谁也无法解答这个问题,就算是那些言之凿凿的史书,只怕也无法定义李九州这一生对大唐的功劳。



“大唐兴盛,我心足矣。”这是李九州在信中说得最多的话。



由杨贵妃而起,李九州踏入了朝堂,惩治奸臣,整饬朝纲,平定叛乱,辅佐皇帝,他为大唐做了太多了。



他对大唐的皇帝们没有多少感情,然而他与大唐之间的关系,又岂是忠心这么简单,他内里的灵魂,始终无法摆脱这些年的过往,这种情绪复杂至极,以至于根本不是文字所能言表的。



由信中可知,李九州在乎的并不是荣华富贵,也不是滔天的权势,他想做的,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王,活得幸福。



正如那个风雪夜,他对李隆基所言,他所要求的只是心安,并不牵涉到正确与否的命题,正确并不是正义,因为正义总是有立场的。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一开始,李九州确实是有许多想要改变的东西,比如男尊女卑,比如人命低贱,比如权势胜过人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拐走杨玉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梦三四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梦三四年并收藏拐走杨玉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