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从屋檐探出头来,院里头于是暖和起来,门楣底下的青石板上,也见了光。



暗处生着苔色,一场秋雨,苔色浓郁,连着几日不曾下雨,那苔就成了轻薄的浅碧。



若见了光,苔色愈发清浅,像是少年面上轻薄的笑,转瞬即逝,如同春日时光。



树下少年,翩翩而立,入秋树叶渐落,叶落归根,总要带出几分萧瑟,再向远去,天色空蒙,虽是出着日头,又像是要落雨。



门开一道缝,一个小厮进了院门,他站在离那少年三尺远的地方,口中恭恭敬敬的说道:“小的回来了。”



“六娘如何?”少年的声音透着一丝紧张。



“同先前一样,无事的时候,便要去凉亭里抚琴。”小厮又回道。



“如今时节,天气冷了,那凉亭四下见风,她倒也不怕着了寒气。”少年皱着眉头,转头吩咐道:“你且到西市捡最贵的绸缎买上一匹,给六娘子送过去。”



那小厮点头应了,还未退出院门,又听着少年吩咐道:“听闻东市新开了一家铺子,东家是个波斯人,你且去瞧瞧铺子里头有没有新奇之物。”



这话不着头尾,那小厮却应了一声,于是院门重新阖上,这院中便又有了浓郁的秋意。



何为秋意,许是天边一朵浮云,或是城外一片凋零的叶,又或是乍然而起的秋风,也许是那小娘子身上添上的披帛。



入了秋,来杏林堂瞧病的人也多了不少。郎中辰时便要出门,回回到家的时候,都已是天擦黑的时辰。



这一日也是如此,铺子里头有进的有出的,郎中把完了脉,一睁眼瞧见壮士立在一旁。壮士神色踌躇,欲言又止。



郎中于是起身,只先到了后院,果然壮士跟了出来。一进院子,壮士就迫不及待的说道:“我这会儿功夫要回去一趟……”



“可是落下了什么东西?”郎中问道。



“倒也不曾……”壮士摇了摇头,“就是今日眼皮子总跳个不停,咱们铺子里倒是无事,所以想回去瞧瞧。”



郎中看着壮士神色凝重,虽是不信这个,但也不多问,只口中道:“铺子里这会儿正忙,你若去了,还是快些回来的好。”壮士点了点头,也不再回前头,只顺着后巷出门去了。



壮士出了杏林堂,街坊正是热闹的时候,铺子里,摊贩前,到处都是人。各色各样的东西,形形色色的行人,有人买,有人卖,讨价还价,热闹不休。



街坊大都起着二层,上头一层或是住家,或是铺子,又有的住家挑着窗,隐隐有女子身影隐在其后。



这一处本是街坊,自与风花雪月之处不同。那一处红纱帐暖,玉臂横陈,便是空气之中也弥散着软语销魂。



再说城外,黄丫头晕晕乎乎回了庄子,只觉得天旋地转。她进了院落,就听到刘婆子正高声喝骂着什么。



这一处院落,镇日里十分热闹,从天色蒙蒙亮,再到天色擦黑,竟是没有一刻不吵闹的。刘婆子的嗓门儿最大,便是吃着饭上个茅房,也似是同人吵架一般。



黄丫头此番一进门,就听到刘婆子的喝骂声。



“也不知是哪一个天杀的偷了奴家的银镯子!她只管偷了去,只让她断手断脚,手上流脓,脚底生疮,让她不得好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苏陶陶穿唐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檐上雪初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檐上雪初融并收藏苏陶陶穿唐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