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洋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忙道:“我做的赶我娘,差远了。我娘做的,那才叫一个好吃。”
他说着,随即低下头,眸光暗淡:“可惜我娘身子不好,已经很久都没起身做饭了。”
温玉见状,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还小,能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对了小洋,你家可有笔墨纸砚?”
小洋一听自然知道她要做什么,忙道:“颜姐姐,你等等,我去借!”
等小洋跑出去后,谢陈氏看向温玉道:“姑娘,真是不好意思,麻烦你了!”
小女娃也走到温玉的跟前,她看了看左右的小云和小娃,另外又看向霍嬷嬷,随即抿了抿唇,道:“颜姐姐,我叫谢小溪,就是溪水的溪。我想和你拜师,学医术,你能教教我吗?”
温玉看她年纪小小,人也机灵,又是个极有主意的,确实有些心动。
但是眼下她自己都没安顿好,又怎能说这些。再者,这小丫头有些小了,若是年龄能大上两三岁,那就更好。
谢陈氏见温玉不语,似乎在思考什么,面色羞红得拉了拉自己的女儿,眼带歉意道:“姑娘,真是不好意思,孩子年龄小,不懂事,你不要与她一般见识。”
她刚说完这话,便捂着胸口,再次咳了起来。
谢小溪眼眶一红,忙轻拍她娘的后背,带着鼻音道:“娘,我不乱说话了,你别着急。颜姐姐,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没有想拜师。”
小娃见她这样,有些不忍地扯了扯温玉的衣袖,低低地喊了一声:“姑娘!”
一旁的霍嬷嬷虽然心有不忍,但还颇为理智地在小娃身边低声道:“姑娘做主自有主张!”
温玉见气氛有些尴尬,又看谢陈氏眼带着卑微地哀求,忍不住叹息一声:“大姐,你不要紧张。小溪年纪还小,我自然是不会将她说的话放在心上。”
她说这话时,就见小溪眸光渐渐暗淡下来,便又道:“你家小溪是个机灵的姑娘,若不是我初来乍到,还没安顿好的话,我一定收了她。”
小溪闻言,眼眸一亮,刚好说话,就被她娘拉了下:“小溪年幼,不懂事,不值得姑娘这么夸。”
“大姐别这么说,你家不管是小子还是丫头,都很好,也很孝顺。你只要养好身子,日后有你享福的时候。”
谢陈氏看她一再夸自己的儿女,忍不住脸上扬起一抹笑容。
当娘的,总是希望自己的儿女日后有希望,也希望能从别人嘴里听到他们的好。
“希望能承姑娘的吉言!”
谢陈氏话落,就见谢洋怀中抱着东西,一阵风似的跑了进来:“颜姐姐,我把东西借来了。”
他刚将东西放下,就见大门处传来一道悦耳的男音:“谢大娘,我来看你了!”
小娃和小云听到声音,同时回过头,但见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子,身穿一袭青色长衫,头戴一根木簪立在门处。
“逸哥哥!”
小溪看到沈逸忙甜甜地喊了一声。
温玉与霍嬷嬷并未回头,一个在磨墨,一个在摊开白纸。
“逸哥哥,我家的柴火,这位小云姐姐已经劈好了。”
小云看到那个男子看过来,顿时羞红脸别过去。
沈逸看到小云不同于他们京城女子的黄白,眼睛一亮,随即嘴角扬起一抹笑容,对着小云作揖道:“逸多谢姑娘的相助!”
小云头一低,喃喃道:“那个,不用谢!”
小娃好奇地左右看了看两人,随即笑道:“这位公子,我家小云帮的是谢洋家,怎么是你道谢?你与他们家,是什么关系?”
谢洋眼睛紧紧盯着温玉,听到小娃的话,分了个神过来:“沈逸哥是我表兄,他娘与我娘是表姐妹。”
小娃恍然大悟,但也没什么。
一旁的谢陈氏跟着出声:“逸儿,还有不到半年就要秋试了,今天怎么有功夫过来?”
“我本在家里看书,刚想休息,就见小洋匆匆跑来和我借笔墨,我甚是好奇,又估摸你们家的柴火也快用完了,就跟过来了。”
“姨家不用你担心,你先顾好自己,科举要紧。家里的柴火,等我身子好点,也会劈的。再不济那些小的,小洋也会。”
谢陈氏说完,浑身痛得直发抖,就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温玉见状,对小娃使了个眼色,就见她二话不说,把谢陈氏抱回屋里躺下,而她则开始施针。
谢洋想跟进去,就被站在门外的霍嬷嬷拦住:“小哥请稍等,我家姑娘在里头施针。”
小溪眼角挂着泪,手紧紧地牵着沈逸,挨在她身侧。
半个时辰后,温玉和小娃才从门内走了出来。
面对欲言又止地谢洋兄妹,她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提笔蘸墨将药方开了出来。
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川乌头(炮裂,去皮脐)半两,朱砂(细研)半两,芫青(糯米拌炒令黄色,去翅足)半两,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半两,雄黄(细研)半两,干姜(炮裂,锉)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细辛半两,莽草(微炙)半两,鬼臼(去须)半两,蜈蚣1枚(微炙,去足),蜥蜴1枚(微炙)。
“你娘现在没什么大碍,这药方你拿去抓药,我还有事就不打扰,先走了。”
她说完,对小娃使了个眼色。让她将今日的面钱给谢洋,便率先走了出去。
小云和霍嬷嬷看自家主子先走了,忙跟了上去。小娃则是掏出二百文放在桌上:“这是今日的面钱,多谢招待!”
谢洋手紧紧拿着药方,对忙道:“等一等,我还蒸有虾饺,这就给你们装了带回去。”
小娃知道他家不容易,就摇了摇头:“不必了,你们留着吃吧!”
沈逸从谢洋手中接过药方,待看到人参时,面色一白。
这人参一根怎么都要好几两,就表姨家这情况,哪里买得起?
“姑娘,请等等!”
沈逸手抓药方,忙跑出家门,追上前面的温玉等人。
“公子有事?”
沈逸看到温玉,不由得侧了脸,不敢直视:“姑娘这药方要的人参,小洋家怕是出不去。我瞧姑娘的穿着,家境应是宽裕之人,不知道能不能让逸以工代劳,先预支点银子给逸?”
他说着,又怕温玉不答应,忙道:“逸是已有功名之人,能写会算。”
温玉上下打量了一番沈逸,想到医馆要开,到时候应该缺账房,就道:“只要你得到我小哥的认可,这先借你银子也不是不成,我小哥就在那得意楼!”
沈逸伸手作揖,这才挺直后身子:“多谢姑娘!”
紧跟而来的小洋知道表兄为了自己娘,要给人打工,眼眶一红,抿了抿嘴,倔强地看了温玉半天,似乎像是下定什么决心似的道:“颜姐姐喜欢我家的鱼面吗?我将鱼面的秘方告诉颜姐姐,颜姐姐给我十两买人参的银子。”
温玉诧异得挑了挑眉,随即看向身旁的霍嬷嬷。
后者同样很惊讶,不过却是对着温玉轻轻摇头。
她觉得鱼面虽然好吃,但自己现在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花十两买个面条的做法,不值当。
谢洋自然是见到了霍嬷嬷的摇头,急得都快哭了。
他知道自己家的面条,平日一碗就算加蛋也不到十文钱,自己这一开口就要十两银子确实多了。
可是娘的药要人参,没有几两银子是不行的,所以才会狠了心想卖家里赖以为生的做鱼面手艺。
倒是一旁的小娃又慢慢蹭到温玉的身侧,低头小声道:“姑娘,买吧。那鱼面好吃,让奴婢天天吃都行。姑娘要是银子不够,奴婢这还有点。不然奴婢出五两,算一起买的成不成?”
小娃是真的被那鱼面征服了,她觉得那是她吃过最好吃的面条。
谢洋见温玉还是没出声,急得都快哭了,又加了句:“我家的虾饺也做的好吃,秘方一并卖给你。”
温玉看了下谢洋,不知为何,又想起谢小溪,道:“我可以出银子帮你买人参,你和小溪两个人日后替我做工,签约十年。这十年内,你们给我做事,当然,我也会付你们酬劳,十年后,还你们自由。”
沈逸却是道:“姑娘的意思,让小洋兄妹做你的长工?”
“不行吗?他们这样有一日没一日的,家里又这样穷困。跟着我,好歹能混口饭吃,我有功夫也会过来替他们娘看病,直到好起来为止。”
沈逸听起来觉得似乎还真
他说着,随即低下头,眸光暗淡:“可惜我娘身子不好,已经很久都没起身做饭了。”
温玉见状,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还小,能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对了小洋,你家可有笔墨纸砚?”
小洋一听自然知道她要做什么,忙道:“颜姐姐,你等等,我去借!”
等小洋跑出去后,谢陈氏看向温玉道:“姑娘,真是不好意思,麻烦你了!”
小女娃也走到温玉的跟前,她看了看左右的小云和小娃,另外又看向霍嬷嬷,随即抿了抿唇,道:“颜姐姐,我叫谢小溪,就是溪水的溪。我想和你拜师,学医术,你能教教我吗?”
温玉看她年纪小小,人也机灵,又是个极有主意的,确实有些心动。
但是眼下她自己都没安顿好,又怎能说这些。再者,这小丫头有些小了,若是年龄能大上两三岁,那就更好。
谢陈氏见温玉不语,似乎在思考什么,面色羞红得拉了拉自己的女儿,眼带歉意道:“姑娘,真是不好意思,孩子年龄小,不懂事,你不要与她一般见识。”
她刚说完这话,便捂着胸口,再次咳了起来。
谢小溪眼眶一红,忙轻拍她娘的后背,带着鼻音道:“娘,我不乱说话了,你别着急。颜姐姐,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没有想拜师。”
小娃见她这样,有些不忍地扯了扯温玉的衣袖,低低地喊了一声:“姑娘!”
一旁的霍嬷嬷虽然心有不忍,但还颇为理智地在小娃身边低声道:“姑娘做主自有主张!”
温玉见气氛有些尴尬,又看谢陈氏眼带着卑微地哀求,忍不住叹息一声:“大姐,你不要紧张。小溪年纪还小,我自然是不会将她说的话放在心上。”
她说这话时,就见小溪眸光渐渐暗淡下来,便又道:“你家小溪是个机灵的姑娘,若不是我初来乍到,还没安顿好的话,我一定收了她。”
小溪闻言,眼眸一亮,刚好说话,就被她娘拉了下:“小溪年幼,不懂事,不值得姑娘这么夸。”
“大姐别这么说,你家不管是小子还是丫头,都很好,也很孝顺。你只要养好身子,日后有你享福的时候。”
谢陈氏看她一再夸自己的儿女,忍不住脸上扬起一抹笑容。
当娘的,总是希望自己的儿女日后有希望,也希望能从别人嘴里听到他们的好。
“希望能承姑娘的吉言!”
谢陈氏话落,就见谢洋怀中抱着东西,一阵风似的跑了进来:“颜姐姐,我把东西借来了。”
他刚将东西放下,就见大门处传来一道悦耳的男音:“谢大娘,我来看你了!”
小娃和小云听到声音,同时回过头,但见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子,身穿一袭青色长衫,头戴一根木簪立在门处。
“逸哥哥!”
小溪看到沈逸忙甜甜地喊了一声。
温玉与霍嬷嬷并未回头,一个在磨墨,一个在摊开白纸。
“逸哥哥,我家的柴火,这位小云姐姐已经劈好了。”
小云看到那个男子看过来,顿时羞红脸别过去。
沈逸看到小云不同于他们京城女子的黄白,眼睛一亮,随即嘴角扬起一抹笑容,对着小云作揖道:“逸多谢姑娘的相助!”
小云头一低,喃喃道:“那个,不用谢!”
小娃好奇地左右看了看两人,随即笑道:“这位公子,我家小云帮的是谢洋家,怎么是你道谢?你与他们家,是什么关系?”
谢洋眼睛紧紧盯着温玉,听到小娃的话,分了个神过来:“沈逸哥是我表兄,他娘与我娘是表姐妹。”
小娃恍然大悟,但也没什么。
一旁的谢陈氏跟着出声:“逸儿,还有不到半年就要秋试了,今天怎么有功夫过来?”
“我本在家里看书,刚想休息,就见小洋匆匆跑来和我借笔墨,我甚是好奇,又估摸你们家的柴火也快用完了,就跟过来了。”
“姨家不用你担心,你先顾好自己,科举要紧。家里的柴火,等我身子好点,也会劈的。再不济那些小的,小洋也会。”
谢陈氏说完,浑身痛得直发抖,就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温玉见状,对小娃使了个眼色,就见她二话不说,把谢陈氏抱回屋里躺下,而她则开始施针。
谢洋想跟进去,就被站在门外的霍嬷嬷拦住:“小哥请稍等,我家姑娘在里头施针。”
小溪眼角挂着泪,手紧紧地牵着沈逸,挨在她身侧。
半个时辰后,温玉和小娃才从门内走了出来。
面对欲言又止地谢洋兄妹,她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提笔蘸墨将药方开了出来。
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川乌头(炮裂,去皮脐)半两,朱砂(细研)半两,芫青(糯米拌炒令黄色,去翅足)半两,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半两,雄黄(细研)半两,干姜(炮裂,锉)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细辛半两,莽草(微炙)半两,鬼臼(去须)半两,蜈蚣1枚(微炙,去足),蜥蜴1枚(微炙)。
“你娘现在没什么大碍,这药方你拿去抓药,我还有事就不打扰,先走了。”
她说完,对小娃使了个眼色。让她将今日的面钱给谢洋,便率先走了出去。
小云和霍嬷嬷看自家主子先走了,忙跟了上去。小娃则是掏出二百文放在桌上:“这是今日的面钱,多谢招待!”
谢洋手紧紧拿着药方,对忙道:“等一等,我还蒸有虾饺,这就给你们装了带回去。”
小娃知道他家不容易,就摇了摇头:“不必了,你们留着吃吧!”
沈逸从谢洋手中接过药方,待看到人参时,面色一白。
这人参一根怎么都要好几两,就表姨家这情况,哪里买得起?
“姑娘,请等等!”
沈逸手抓药方,忙跑出家门,追上前面的温玉等人。
“公子有事?”
沈逸看到温玉,不由得侧了脸,不敢直视:“姑娘这药方要的人参,小洋家怕是出不去。我瞧姑娘的穿着,家境应是宽裕之人,不知道能不能让逸以工代劳,先预支点银子给逸?”
他说着,又怕温玉不答应,忙道:“逸是已有功名之人,能写会算。”
温玉上下打量了一番沈逸,想到医馆要开,到时候应该缺账房,就道:“只要你得到我小哥的认可,这先借你银子也不是不成,我小哥就在那得意楼!”
沈逸伸手作揖,这才挺直后身子:“多谢姑娘!”
紧跟而来的小洋知道表兄为了自己娘,要给人打工,眼眶一红,抿了抿嘴,倔强地看了温玉半天,似乎像是下定什么决心似的道:“颜姐姐喜欢我家的鱼面吗?我将鱼面的秘方告诉颜姐姐,颜姐姐给我十两买人参的银子。”
温玉诧异得挑了挑眉,随即看向身旁的霍嬷嬷。
后者同样很惊讶,不过却是对着温玉轻轻摇头。
她觉得鱼面虽然好吃,但自己现在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花十两买个面条的做法,不值当。
谢洋自然是见到了霍嬷嬷的摇头,急得都快哭了。
他知道自己家的面条,平日一碗就算加蛋也不到十文钱,自己这一开口就要十两银子确实多了。
可是娘的药要人参,没有几两银子是不行的,所以才会狠了心想卖家里赖以为生的做鱼面手艺。
倒是一旁的小娃又慢慢蹭到温玉的身侧,低头小声道:“姑娘,买吧。那鱼面好吃,让奴婢天天吃都行。姑娘要是银子不够,奴婢这还有点。不然奴婢出五两,算一起买的成不成?”
小娃是真的被那鱼面征服了,她觉得那是她吃过最好吃的面条。
谢洋见温玉还是没出声,急得都快哭了,又加了句:“我家的虾饺也做的好吃,秘方一并卖给你。”
温玉看了下谢洋,不知为何,又想起谢小溪,道:“我可以出银子帮你买人参,你和小溪两个人日后替我做工,签约十年。这十年内,你们给我做事,当然,我也会付你们酬劳,十年后,还你们自由。”
沈逸却是道:“姑娘的意思,让小洋兄妹做你的长工?”
“不行吗?他们这样有一日没一日的,家里又这样穷困。跟着我,好歹能混口饭吃,我有功夫也会过来替他们娘看病,直到好起来为止。”
沈逸听起来觉得似乎还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