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村,就是放在整个吉峰镇,那也算是殷实的。整个镇上,又有多少人能够一日三餐,顿顿吃饱?咱家虽然不如你姐姐的来的大,但你放眼望过去,又比谁的差?芝芝,你不要光是盯着你姐姐。”
朱行云对于现在的生活挺满意的,除了没有个儿子外,他觉得一切都很好。
“爹,如果咱家现在过得不好,没得吃,没得喝,你还会说这些话吗?”
雪芝心中不忿,忍不住回了一句。
她爹她了解,虽然是种田好手,但也是个贪图安逸享受之人,现在会说这些话,总感觉不对劲。
难道是别人和他说了什么?
朱行云没想到雪芝会说这话,顿时一愣,也忍不住想,若是一无所有,还会这样说吗?
似乎不会,都没得吃,没得穿了,哪还有心情想那么多。
自然是找有的人要去啊,他还有一个外人眼里看起来有本事的女儿不是?
雪芝看她爹不说话,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爹,姐姐现在那么有钱,你又是她爹,咱们家的日子不好过,她总得补贴点啊。哪有做儿女自己享福,不管爹娘的道理。”
朱行云抬头看了她一眼,摇摇头道:“咱们家的日子又不难过,何必找你姐要。她还有你奶奶要养活,也是不容易。”
他为人子,却未尽孝,哪还有什么脸要求温玉来孝敬他。
再说他们都心知肚明,人家压根和他没有血缘关系,维持现在的表面关系,不好吗?
雪芝没想到她爹到现在还这么说,当下不着痕迹地开始打量这个房子。
若是没了房子,她爹还会这样吗?
随即她又摇摇头,这房子顶好的,至少值几十两。
要是没了,那温玉又死活不收他们,那到时候连个容身之地都没有。
想到这,她又将视线望向碗里的粥,心下一动,当即有了主意。
冬月天冷,地里也没什么活。
像朱行云这样的年纪,多数的人都会选择外出打工,以为家里赚点银钱好过年,只有少数的人留在家里,每日唠唠嗑,打打小牌什么的。
朱行云自早饭后,便出了门,雪芝却进了厨房视线落在装粮食的大缸上。
那里装着黍米、玉米面等物。
她看向在那洗碗的梁氏,眼眸一转道:“你好久都没回过娘家了吧?想在年前回去看看他们吗?”
梁氏顺着雪芝的目光,落在米缸上,又联想起她之前的话,当下在心中冷笑。
这蠢丫头不会是为了让她爹去温玉那里挖钱,所以想把家里的粮食都弄干净吧?
那可不成,她要在这个家里住,这吃喝不能少。
“是很久没回去了,但是也不想回去。我早在和你爹成亲时,与他们断绝一干二净了。”
雪芝倒是不知道这点,听到这话,还诧异了一番。
“不想回去就算了!你给我装五斤玉米面,不,装十斤,我给姑姑送去,她家现在日子不大好过。”
既然她粮食不想要,那就先给姑姑送点过去,好缓缓与姑姑的关系,到时候看看能不能拉近下香桃。
想要从温玉那边弄点钱出来,要是有香桃配合,那是再好不过了。
“芝芝,你会不会大方了点?你姑姑家里怎么会缺少吃喝,人家看着穷,可也比咱们有钱。你想她家香桃可是给你诗情姐干活,拿不少银钱呢。前两日你姑姑不是还和人说,之前你姐姐给了桃子一匹布,他们家打算留着过年穿吗?”
雪芝一顿,转头看向梁氏。
关于温玉送香桃布的事,她还不知道,现在听到梁氏这话,心下越发的不得劲起来。
她才是亲妹妹好不好,有东西也不送给她,温玉到底几个意思?
谁远谁亲,她分不清楚吗?
梁氏本以为就这样过了,可没一会儿雪芝道:“叫你装就装,废话那么多干嘛,每样先给我来个十斤。”
既然他们都不缺,她缺。等她把这些都卖掉,换了银钱,也给自己买些新衣裳新首饰。
等家里没了银钱,她爹自然会去要!
如今梁氏在这个家没什么地位,她见雪芝根本不听她的话,只是无奈的叹息一番。
这丫头她到现在都没搞明白到底怎么想的。
有时候糊涂,自己说什么,她就做什么,可有时候却又精明的很,处处防备着自己。
算了,她要就给她,回头真的没了吃喝,总有人想办法,天塌了,也有人顶着。
当然,若是他们能够因此家破人亡,那才更好。
吴氏家中,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出嫁的小云,面带忧愁的看向娟子。
“娘,你说我出嫁的时候,玉儿妹妹会回来吗?”
早在玉儿妹妹搬家之前,她们就约定好,到时候她会来给她送嫁的。
可是娘说,玉儿妹妹那天乔迁时,有事走了,到现在都还没回来。
他们家现在在阮家坑也有了新的宅子,虽然不比玉儿妹妹的大,但住起来也比现在这边要宽裕很多。
娟子想起到现在还没回来的温玉,一时有些拿不准。
“或许,会回来的。你玉儿妹妹与你关系好,你出嫁,她会回来的!”
小云的夫家原本是下洋村的,那里距离吉峰镇倒是不远,但在两个月前,却听说,她那夫家打算在小云成亲后,搬到安县去。
娟子知道后心有不舍,奈何儿女大了,两家定亲又这么久,亲事也都准备好了,眼下哪是说反悔,就能反悔的。
她的女儿,这一出嫁,日后想要再见到就难了。
想到这,娟子心隐隐的难受。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儿子在身边,想见的时候,随时都能见到。
安县啊,从阮家坑做牛车,也得三天的时间,若是走路,至少都得要七八天才能到。
小云看她娘难受的样子,心里有不舍,也有不安,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惶恐。
她从未出过远门,最远也就去过一次吉峰镇,那安县距离这里,可不近。
待成亲后,她若是过的不舒坦,受了委屈,会连个诉说的人都没有。
“娘,要不,我不嫁了吧。我不想离开你,不想以后想你的时候,见不到你。”
娟子听到这话,泪啪嗒啪嗒直往下掉。
若是可以,她当然也不希望小云远嫁。
远嫁的女儿,心里苦。相公是个好的,会疼人还好,可要是不好,那日子想想都没法子过。
“傻丫头,说什么傻话。娘也不想以后见不到你,可你长大了,终究是要嫁人。娘瞧着你婆家也是个厚道的,你好好待他们,凡事忍让一些,他们也不会亏待于你。”
小云于自己未来的婆家没怎么接触过,自然是不了解。
听到她娘这话,心下却是越发的没底起来。
这都还未成亲,她娘就要她忍让,这可如何是好?
要是玉儿妹妹在就好了,她肯定会帮自己的。即便是出嫁,她也会帮自己了解一下夫家,还有那个什么安县怎么样。
戌时末,京城镇国侯府西北角
苏子宁站在自己的院中,看着远处那熊熊大火,似乎还能听到骆娇恙隐隐传来的哀嚎呼救声,脸上扬起一抹快意。
“贱人,早就该死了,能留你到今日,已算是我最大的慈悲!”
丁芙蓉站在她娘身边,心中同样是快意不已。
终于,挡在她头上的那座叫嫡母的大山,今日终于要移除,真是大快人心!
“娘,我们要不要过去看看?”
苏子宁听到这话,转头慈爱的摸了下丁芙蓉的发髻,柔声道:“芙儿,你现在喊我什么?”
丁芙蓉闻言,眼眸灿烂一笑:“母亲!”
“唉!”
此时的苏子宁觉得,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个称呼更让她舒坦了。
“母亲,现在过去看看不?”
人死没死,去看了才能放心。
“且先等等吧,既然你爹已经下定决心了,咱们心里明白就好,可有些事,总要做给外人看。”
若不是她的芙儿是个有能耐的,让右相的嫡次子对她动心,侯爷想来也不会下定这个决心。
要怪就怪骆娇恙自己,明明都快死了,愣是撑着一口气,非得占个嫡母的名头。
朱行云对于现在的生活挺满意的,除了没有个儿子外,他觉得一切都很好。
“爹,如果咱家现在过得不好,没得吃,没得喝,你还会说这些话吗?”
雪芝心中不忿,忍不住回了一句。
她爹她了解,虽然是种田好手,但也是个贪图安逸享受之人,现在会说这些话,总感觉不对劲。
难道是别人和他说了什么?
朱行云没想到雪芝会说这话,顿时一愣,也忍不住想,若是一无所有,还会这样说吗?
似乎不会,都没得吃,没得穿了,哪还有心情想那么多。
自然是找有的人要去啊,他还有一个外人眼里看起来有本事的女儿不是?
雪芝看她爹不说话,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爹,姐姐现在那么有钱,你又是她爹,咱们家的日子不好过,她总得补贴点啊。哪有做儿女自己享福,不管爹娘的道理。”
朱行云抬头看了她一眼,摇摇头道:“咱们家的日子又不难过,何必找你姐要。她还有你奶奶要养活,也是不容易。”
他为人子,却未尽孝,哪还有什么脸要求温玉来孝敬他。
再说他们都心知肚明,人家压根和他没有血缘关系,维持现在的表面关系,不好吗?
雪芝没想到她爹到现在还这么说,当下不着痕迹地开始打量这个房子。
若是没了房子,她爹还会这样吗?
随即她又摇摇头,这房子顶好的,至少值几十两。
要是没了,那温玉又死活不收他们,那到时候连个容身之地都没有。
想到这,她又将视线望向碗里的粥,心下一动,当即有了主意。
冬月天冷,地里也没什么活。
像朱行云这样的年纪,多数的人都会选择外出打工,以为家里赚点银钱好过年,只有少数的人留在家里,每日唠唠嗑,打打小牌什么的。
朱行云自早饭后,便出了门,雪芝却进了厨房视线落在装粮食的大缸上。
那里装着黍米、玉米面等物。
她看向在那洗碗的梁氏,眼眸一转道:“你好久都没回过娘家了吧?想在年前回去看看他们吗?”
梁氏顺着雪芝的目光,落在米缸上,又联想起她之前的话,当下在心中冷笑。
这蠢丫头不会是为了让她爹去温玉那里挖钱,所以想把家里的粮食都弄干净吧?
那可不成,她要在这个家里住,这吃喝不能少。
“是很久没回去了,但是也不想回去。我早在和你爹成亲时,与他们断绝一干二净了。”
雪芝倒是不知道这点,听到这话,还诧异了一番。
“不想回去就算了!你给我装五斤玉米面,不,装十斤,我给姑姑送去,她家现在日子不大好过。”
既然她粮食不想要,那就先给姑姑送点过去,好缓缓与姑姑的关系,到时候看看能不能拉近下香桃。
想要从温玉那边弄点钱出来,要是有香桃配合,那是再好不过了。
“芝芝,你会不会大方了点?你姑姑家里怎么会缺少吃喝,人家看着穷,可也比咱们有钱。你想她家香桃可是给你诗情姐干活,拿不少银钱呢。前两日你姑姑不是还和人说,之前你姐姐给了桃子一匹布,他们家打算留着过年穿吗?”
雪芝一顿,转头看向梁氏。
关于温玉送香桃布的事,她还不知道,现在听到梁氏这话,心下越发的不得劲起来。
她才是亲妹妹好不好,有东西也不送给她,温玉到底几个意思?
谁远谁亲,她分不清楚吗?
梁氏本以为就这样过了,可没一会儿雪芝道:“叫你装就装,废话那么多干嘛,每样先给我来个十斤。”
既然他们都不缺,她缺。等她把这些都卖掉,换了银钱,也给自己买些新衣裳新首饰。
等家里没了银钱,她爹自然会去要!
如今梁氏在这个家没什么地位,她见雪芝根本不听她的话,只是无奈的叹息一番。
这丫头她到现在都没搞明白到底怎么想的。
有时候糊涂,自己说什么,她就做什么,可有时候却又精明的很,处处防备着自己。
算了,她要就给她,回头真的没了吃喝,总有人想办法,天塌了,也有人顶着。
当然,若是他们能够因此家破人亡,那才更好。
吴氏家中,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出嫁的小云,面带忧愁的看向娟子。
“娘,你说我出嫁的时候,玉儿妹妹会回来吗?”
早在玉儿妹妹搬家之前,她们就约定好,到时候她会来给她送嫁的。
可是娘说,玉儿妹妹那天乔迁时,有事走了,到现在都还没回来。
他们家现在在阮家坑也有了新的宅子,虽然不比玉儿妹妹的大,但住起来也比现在这边要宽裕很多。
娟子想起到现在还没回来的温玉,一时有些拿不准。
“或许,会回来的。你玉儿妹妹与你关系好,你出嫁,她会回来的!”
小云的夫家原本是下洋村的,那里距离吉峰镇倒是不远,但在两个月前,却听说,她那夫家打算在小云成亲后,搬到安县去。
娟子知道后心有不舍,奈何儿女大了,两家定亲又这么久,亲事也都准备好了,眼下哪是说反悔,就能反悔的。
她的女儿,这一出嫁,日后想要再见到就难了。
想到这,娟子心隐隐的难受。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儿子在身边,想见的时候,随时都能见到。
安县啊,从阮家坑做牛车,也得三天的时间,若是走路,至少都得要七八天才能到。
小云看她娘难受的样子,心里有不舍,也有不安,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惶恐。
她从未出过远门,最远也就去过一次吉峰镇,那安县距离这里,可不近。
待成亲后,她若是过的不舒坦,受了委屈,会连个诉说的人都没有。
“娘,要不,我不嫁了吧。我不想离开你,不想以后想你的时候,见不到你。”
娟子听到这话,泪啪嗒啪嗒直往下掉。
若是可以,她当然也不希望小云远嫁。
远嫁的女儿,心里苦。相公是个好的,会疼人还好,可要是不好,那日子想想都没法子过。
“傻丫头,说什么傻话。娘也不想以后见不到你,可你长大了,终究是要嫁人。娘瞧着你婆家也是个厚道的,你好好待他们,凡事忍让一些,他们也不会亏待于你。”
小云于自己未来的婆家没怎么接触过,自然是不了解。
听到她娘这话,心下却是越发的没底起来。
这都还未成亲,她娘就要她忍让,这可如何是好?
要是玉儿妹妹在就好了,她肯定会帮自己的。即便是出嫁,她也会帮自己了解一下夫家,还有那个什么安县怎么样。
戌时末,京城镇国侯府西北角
苏子宁站在自己的院中,看着远处那熊熊大火,似乎还能听到骆娇恙隐隐传来的哀嚎呼救声,脸上扬起一抹快意。
“贱人,早就该死了,能留你到今日,已算是我最大的慈悲!”
丁芙蓉站在她娘身边,心中同样是快意不已。
终于,挡在她头上的那座叫嫡母的大山,今日终于要移除,真是大快人心!
“娘,我们要不要过去看看?”
苏子宁听到这话,转头慈爱的摸了下丁芙蓉的发髻,柔声道:“芙儿,你现在喊我什么?”
丁芙蓉闻言,眼眸灿烂一笑:“母亲!”
“唉!”
此时的苏子宁觉得,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个称呼更让她舒坦了。
“母亲,现在过去看看不?”
人死没死,去看了才能放心。
“且先等等吧,既然你爹已经下定决心了,咱们心里明白就好,可有些事,总要做给外人看。”
若不是她的芙儿是个有能耐的,让右相的嫡次子对她动心,侯爷想来也不会下定这个决心。
要怪就怪骆娇恙自己,明明都快死了,愣是撑着一口气,非得占个嫡母的名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