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同甫再次一愣,就听石仲魁笑着道,“不该管的不管,不是自己的事不理会,对同僚友善又疏远和留三分。



对上官不奉承、不谄媚,安稳待在翰林院看史书,努力钻研朝章国故。



熬上十年, 怎么也比那些外放的同科进士要强.



二三十年后,一个三品还是没问题的,毕竟你再怎么说也是探花郎。运气好点混个尚书退休,足以在族谱上被后代们当成最有出息的祖宗。”



当年张居正在翰林院时,有五六年时间也是看史书,努力钻研朝章国故。



也确实让张居正更懂如何做官。



可即便是这样,老张也不是没犯过错。



于同甫不有笑骂一句“去你的。”



于同甫哪里听不出石仲魁这是在调侃自己,但送走石仲魁, 回到书房静下心仔细想想。



这建议还真适合自己, 而且一个‘熬’字,确是道尽了翰林们的前半生。



年轻翰林们在翰林院熬,那些心有沟壑的人,不也在地方和朝堂上熬?



当年王安石养望多年,说来说去还不是熬出来的?



“哎”,叹息一声,于同甫整理一番思路,这才提笔写信给于洪高。



老于收到信后,也是感叹良久。



有些道理对现代人来说稀松平常,但古人靠自己读书不说,能不能悟出书本上的道理,那真看天赋。



更看今后的人生经历。



即便有老师言传身教,能学到多少, 其实还是看自己。



搞定于洪高和于同甫父子俩,石仲魁隔天就带着人去了工部。



除了解决疏通河道的一些事情外,更重要的还是去见贾政。



真说起来, 疏通河道对石仲魁来说, 其实并不难, 甚至很容易。



根本不像他之前吓唬于同甫时,说的那么艰难。



哪里有大量淤泥,柳鱼儿和常白玉早就查了个一清二楚。



自己又不缺钱粮和人手,更身具钦差权利,这要是还办不成事,干脆真躲在翰林院修史书去得了。



而且疏通河道时,损害的那些士绅的利益,完全可以用开荒来弥补。



来见贾政,一则不好直接去荣国府找贾宝玉。



二则之前得了朱果后,自己就担心种下这种灵果,很可能会打破空间农场里的灵气平衡。



即便可以用收集而来的香火之力,甚至功德去填补,但既然有贾宝玉的那块通灵宝玉在,干嘛还要浪费香火和功德?



三则这次自己的目标,直接放在通灵宝玉上。



那块玉看起来只是块质地上好的玉石,也就是说,自己就有了造假的机会。



但想没后患的换掉通灵宝玉, 至少也得先把已经有了灵智的通灵宝玉忽悠住。



所以, 这些天石仲魁让锦毛鼠逛边了京畿的玉石店和当铺。



总算找到几块看起来和通灵宝玉的质地非常相似的玉石。



就等通灵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带着农场下凡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夜天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夜天下并收藏带着农场下凡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