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自己又立大功,可人家十几年为皇帝、皇帝讲经读史的功劳一样不小。



一句提拔太快,不利于石仲魁日后的官路,就能让他吃瘪。



所以这事至少也有一年半载来谋划和做计划。



-----



等锦毛鼠回消息期间,石仲魁看看天色,于同甫应该从翰林院下衙了,这才提着礼物去了缮国公府。



对于他的到来,缮国公府上上下下那是欢喜的不得了。



之前石仲魁就是进内阁的种子,现在则是已经往前走了一步,一只脚差不都摸到了门槛了。



更别说谁都明白,于洪高能升任都察院,靠的还是稻田养鱼的推广之功。



至于为什么拖到现在,无非是于洪高自己觉得等大规模推广成功之后,不用担心今后稻田养鱼出差错,连累到自己。



成功一次还可以说是侥幸,但成功两次,并且以万亩来计算,那今后出问题,就是主持这事的官员的问题。



见过老夫人和师母,又装模作样的检查了石怀吉和于泰吉的课业。



石怀勇、石光珠、于同甫和石仲魁这才进了‘怀恩堂’。



一番客套后,石仲魁对于同甫道,“师兄,小弟虽恨不得立刻侍奉在恩师跟前,但稳妥起见,为老师庆贺之事,还是等老师在都察院履职之后为好。”



这道理别说于同甫、石怀勇了,就是石光珠都懂。



都察院和翰林院这种冷清衙门可不同。



不仅肩负着监察百官的权利,还是被人嫉恨最多的衙门。



此时就急匆匆的上门道喜,确是过于急躁了。



而石仲魁想的还是更多。



即便上门了,除了道喜外,还能说什么?



当老师的升官居然还靠学生,面子上也会过不去。



而且于洪高此时除了高兴了,更多的肯定是对新环境和无法确定的同僚关系的不安。



甚至看到石仲魁这个明显比自己更有前途的弟子后,这种对未知的不安,很可能会搅乱于洪高的心绪。



一旦想着自己不能比徒弟差,就等于心乱了。



心中急于求成,那就真麻烦了。



借着于同甫亲自送自己出门的机会,把自己这种担忧悄悄告诉他。



于同甫听完就楞住了。



好一会才拱手一礼道,“父亲说为兄比不上贤弟,现在看来是对的。”



石仲魁忙扶起于同甫,叹息一声道,“我们之前读书为的就是做官。可真做官、做事后,却发现每走一步,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师兄,你在翰林院必要少说、少问、不看,明白吗?”



于同甫顿时惊惧起来,一脸骇然表情问道,“真有那么严重?”



“小弟担着钦差之事,成功不难,但架不住必然会损害一些人的利益。而老师此时升都察院,等于我等师门一系,再次回到朝堂中心。



即便没人害我等,也会有人想着利用我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带着农场下凡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夜天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夜天下并收藏带着农场下凡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