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报信的还不是贾权,而是因为于洪高的关系,而去工部当小吏的那个私塾老先生。



贾政作为工部五品员外郎,虽然平时不太管事,也没什么事让他管。



但一心向往科举却没机会去考的他,别说老秀才因为是石仲魁的启蒙先生,而传的差不多人尽皆知。



就是没老秀才,贾政自己也会关心每年的科考。



现在出了连中两元的案首,再想想自己那个已经早逝的大儿子,还有已经11岁,却连一部论语都背不下来,整日混迹在女儿堆里的小儿子。



心里不由冒起一股无名之火。



PS:有说林黛玉是5岁、7岁进荣国府的,但作者更倾向于林黛玉5岁上学,6、7岁母亲早亡,8岁师从贾雨村启蒙,隔年9岁时的4、5月一进荣国府。



年末林如海病逝,贾琏陪她回去祭拜,之后常住荣国府。



也就是说林黛玉此时已经在贾府一年,已经10岁,贾宝玉在原文中明确说过比林黛玉大一岁,也就是11岁。



问题是薛宝钗、



原文中写过贾雨村审薛蟠的官司之时薛蟠已经15岁,然后进京,薛宝钗又比薛蟠小两岁,也就是13岁。



如果林黛玉5或者7岁,贾宝玉6岁或者8岁,那薛宝钗就比贾宝玉大7岁或者5岁。



两人结婚时,贾宝玉18岁的话,薛宝钗就23或者25岁了,这种年龄差如何等的起?



所以,本文中林黛玉10岁、贾宝玉11岁,薛宝钗14岁。



而且薛宝钗去年进京时13岁待选,年龄也刚好适合。



--------



贾政既然心里有气,从衙门下衙回到家,当然想检查、检查贾宝玉的功课。



命人把贾宝玉叫到荣禧堂来,见他连论语第一篇都背不出来,心里的怒意就更甚了。



大骂几声孽畜,就命人拿来棍棒。



四个仆役抓着贾宝玉按在长条椅上,可还没打几下,因为刚才问话耽搁了不少时间,贾母、王夫人,薛姨妈、宝钗、黛玉、王熙凤、李纨和三春都出现在荣禧堂外。



贾政见母亲来了,知道这顿打是没法继续了。



跪在地上见礼之后,有气无力的说了句‘见过母亲’就跪着不动。



这下反倒把贾母给唬住了,“这是怎么了,好好的一回家就检查宝玉的功课,我不让你打儿子,又使脸色给我看了?”



“唉。”



贾政或许是真孝顺,或许是孝顺的同时,也知道因为贾母的偏爱,自己才能以小儿子的身份,住在家主才能住的荣禧堂内。



并且以二房的身份,主持打理整个荣国府。



这多多少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意思。



而且外人知道这事,心里难免觉得贾政恃宠而骄,欺压长兄。



也难怪贾家未来会越来越乱。



所以贾政对贾母那是不敢有丝毫违抗,“母亲还请息怒,儿子不过是羡慕人家的孩子,能连过县试、府试,而且还都是案首。



再想想不争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带着农场下凡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夜天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夜天下并收藏带着农场下凡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