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有誉还试图辩解:“朝廷的税银历来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解送京师户部,称之为起解,一部分留在省府州县等各级衙门



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体验更佳。,称为留存,留存部分税银是要用于给地方官员以及胥吏发放俸禄,噢,还有,尔等士子生员的廪米也从中支取。”



结果张有誉不辩解还好,一辩解却招来更加激烈的声讨。



“胡说八道,官员俸禄自有正税,胥吏薪水有徭役折色。”



“以前没有加征辽饷时,也没见官员胥吏少拿一分俸禄。”



“难道加征了辽饷之后,官员胥吏就又多领了一份俸禄?”



“辽饷之后又加征剿饷,剿饷之后复加征练饷,如此说来地方官及胥吏岂非领了四份俸禄?漂没就漂没,非说留存,哄鬼呢。”



“无耻之尤,简直就是无耻之尤。”



“三饷乃大明续命之银,也敢漂没?”



终于有士子说出崇祯期待中的漂没!终于来了!



张有誉额头上已经出汗,强自辩道:“漂没之事古亦有之,无论漕运、海运还是陆路运输,都存在一定之风险,为免贻误国事,因而留有漂没之定额。”



人群中又有士子高声说:“可是在下听说辽饷未出京师便已漂没三成!等到了蓟镇更已经漂没五成之多,而且从京师至蓟镇既不用走海运,也不必走漕运,陆路也没有多远,而且天子脚下并不存在盗匪,左司徒之说实难令人信服!”



张有誉直接就破防,这活没法干了,真说不清楚。



大明朝的财政收支,从中央到地方就是两本烂账。



收税端是一本烂账,勋贵官绅和豪门宗族各种偷税漏税及逃税,官员胥吏也是各种吃拿卡要贪墨克扣中饱私囊,十成税银能收五成就不错了。



这个还真不是瞎说,因为按崇祯年间的鱼鳞图册,全国总有耕地五亿八千多万亩,有课税三升三合五勺的民田,有课税五升三合五勺的官田,也有不缴任何赋税的宗室皇庄,但是平均下来之后的总税率大致维持在三升三合五勺左右。



那么简单计算一下,5.8亿亩x0.0335石亩=1943万石。



按照一石一两比价,只是田赋正税就能收入1943万两!



然而实际上呢?自从张居正死后,大明的田赋正税便逐年下降,到了崇祯年间已经连一千万两都征收不到。



田赋正税如此,丁税和徭役折色就更加不用多说。



因为官员和士子有大量免丁免役,再加上百姓大量逃亡,因此到了崇祯年间这两项税收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一年下来也就征收几个散碎银两。



这几个散碎银两甚至不够给征税的胥吏当跑腿钱。



最后就是三饷,如果能足额征收,辽饷有700万,剿饷有280万,练饷有730万,三饷加起来有1710万!



但这仅仅只是理论上的征税数字。



实际上三饷最多只能征收到半数。



一是因为逃亡的百姓太多,二就是贪墨。



从崇祯初年到崇祯十七年,正税、丁税、徭役折色加三饷,全部加起来就没有哪怕一年能够超过2000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寂寞剑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寂寞剑客并收藏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