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水师,只算黄得功麾下十镇边军近5万人,一次就得发战饷30万两银子。



几项加起来,就已经是60万两银子了。



得亏建奴这一路南下送来了50多万两。



要不然这波打赏加军饷,直接能让崇祯破产。



但既便这样,崇祯的小金库只怕也是撑不了几个月。



将清单合上,崇祯扭头问王承恩道:“王大伴,朕的内帑还剩下多少银子?”



王承恩不假思索的答道:“从刘泽清及刘良佐二镇所得罚没结余20余万两,户部解来徐州的漕粮折色结余60余万两。”



崇祯皱眉道:“也就是说,还剩80万两?”



王承恩说道:“还有建奴贡献的50万两,一共是130万两。”



“130万两银子只怕也是撑不了多长时间。”崇祯闻言叹息,“看来得回一趟南京了。”



130万两银子听起来似乎是个巨大的数字,事实上也确实是个巨大的数字,但是真的不经花,只是黄得功的这十镇兵,这个月就要开支60万两!



还有徐州的十镇兵,邳州的八镇兵,这9万人都是募兵。



还有徐州屯田的流民虽然不用发饷,但是也要给他们饭吃。



一想到这个,崇祯顿时感到一个头两个大,都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他以前还不怎么相信,现在却是相信了,这打仗是真的烧钱啊。



这还只是来了建奴的一支偏师而已!



等到下次来了建奴主力,足足十几万大军,怎么弄?



打赢了发赏钱能发破产,打输了发抚恤金也一样能发到崇祯破产。



看来募兵确实只能够作为权宜之计,本来打赢了夏镇这一仗之后,崇祯忽然觉得募兵好像也还是值得抢救一下,没准也可以派上大用场。



可是现在,崇祯直接打消了这个念头。



二十八镇募兵就只能够作为权宜之计。



因为财政负担不起,金山银山都遭不住。



但是好在,建奴的第一波进攻已经被瓦解掉。



而且结果比崇祯预期中还要好得多,明军不仅守住了夏镇防线,甚至还赢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



至于建奴的第二波进攻,肯定不会来得那么快。



多尔衮要想把八旗满洲拧成一股绳,可没那么容易,至少得先把留在盛京的顺治以及几十万建奴家小还有包衣奴才都接到关内。



现在已经是七月初,眼瞅着就要收秋粮了。



所以关外的建奴一定会等到秋收之后入关。



这也就是说,建奴最快也要等到十月之后才有可能对外大举用兵,这个时间点跟历史上基本没什么区别。



所以他还有三个月的时间。



三个月,说长不长,说短却也不短了。



足够他做一些事情,至少先把财政危机给缓解一下。



朱慈炯问道:“父皇回去南京一趟,是为了筹饷吗?”



“对,筹饷。”崇祯有些无奈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寂寞剑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寂寞剑客并收藏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