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时期,每逢大考之年,也就是在乡试之前,也要先举行一种资格考试,即科试,又叫科考。



这和后世的高考之前的会考是一个意思,但是比会考严格,考生只有通过了会考,成绩合格,才有资格参加高考,要是会考通不过,是没有资格参加高考的。



乡试之前的科试由一省的学政亲自主持,为了方便众人,学政会亲自到各府举行科试,有时候还会将临近的几府的秀才集合在一起举行科试。



考试的成绩分为六等,凡考为一二等者,即取得了乡试资格,其他的人,自然就被淘汰了,没有资格到省城参加乡试了。



如果是小省,三等的前五名准送乡试,要是大省,三等的前十名也准送乡试。这四川省乃是大省,人口众多,因此三等也有十人可以参与会试。



除此之外,其余之考为三等者,或因故未考者,以及在籍之监生、贡生等,再经学政考试,名为“录科”。



按照相关的规定和惯例,录科录取者也是可参加乡试,这也是为了给更多人参与的资格。



此外,明清时期还在乡试之年的七月在省城集中举行一次科试的补考,凡科考、录科未取者均可再考一次,称为“录遗”。



录遗录取者也可参加乡试,这也就是要给大家多一次机会,让一些发挥不好的人有机会补救,不至于让人才埋没。



王晨枫的原主这个人科举很是了得,竟然在之前的科考中取得了二等第二名的好成绩,在叙州府也算是相当的了得了。



而之所以要在乡试之前举行一次预备考试,淘汰一部分人,那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只是科举的门槛,因此相对来说人员较多。



尤其是一些文化昌盛的省份,各府、州,县生员多,而省府乡试的考棚容量有限,为了让一些成绩差的人避免徒劳往返,因此三年大比之前,势必先有甄别,将一部分人淘汰。



“少爷,您现在这个样子,还能去成都参加乡试吗?”



看着躺在床上直哼哼的王晨枫,幺儿又是忧心忡忡地说道,毕竟现在都是六月底了,还有三个月就要乡试了,可是少爷竟然在这个时候受伤了。



不仅受伤了,还伤了头,以前的事都记不得了,那科举的知识呢?还记得吗?



可惜,现在的王家就只剩下了少爷一个人了,家产也快没了,要是科举不第,那么基本上就没希望了。



“应该可以吧?我想耽误不了乡试的,过两天我们就出发前往省城去吧,安心备考,以待将来。”



王晨枫也有些不自信地说道,这完全不是因为自己受伤了,而是他虽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还做了二十多年的文字记者,但是对于科举考试,他真的没有任何的信心。



“少爷,您可别强撑着,咱们要尽快赶到叙州府(附郭宜宾县),和您之前约好的同窗汇合之后就要前往成都备考了,可是您这个情况,别说看书备考了,能不能走到成都府都是个问题啊。”



幺儿可能也从王晨枫的话语里听到了怯战的心思,因此不无担忧地说道。



他们可是王家的家生子,家里的荣辱都和王家捆绑在了一起,要是王家不放人,他们只能一直跟着王晨枫吃糠咽菜,况且他老爹老娘都跟着王晨枫的二叔去京师了,一家人都被捆绑的死死的。



两人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本质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明:穿越两界拯救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春城无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春城无梦并收藏大明:穿越两界拯救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