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西方人对劳动者的反抗是刻在记忆里的,在艺术作品里,把反抗的劳动者变成了机器人。机器人一旦觉醒智慧,也会提出诉求,也不想做弼马温。结果就是引发了战争,人类和机器人开战。
如果机器人败了,那就发展成难民的故事。机器人难民到处躲避人类的追杀,然后在好心的救世主的帮助下反击邪恶势力。
如果机器人赢了,《黑客帝国》就是人类输给了机器人,然后人类等来了救世主,最后救世主给人类和机器人开启了新篇章。
可以看到不管输赢,都要有救世主。这个救世主可能来自本族,也可能来自异族。
可能是《变形金刚》里的擎天柱,也可能是《黑客帝国》里的尼奥,或者是《阿凡达》里的主角……
总之谁沦为‘巴比伦之囚’,谁就等待救世主。‘巴比伦之囚’就是当年一神教被巴比伦打败,贵族、工匠全部被抓到巴比伦。也正是这个时期,一神教诞生了救世主思想,开始等待救世主搭救自己。
自己要做的是遵守教义,遵守神和自己的契约,只要遵守了,救世主就会出来。简单来说就是保持自我,剩下的交给时间。
艺术作品里宣传的也是如此,基本就是一个救世主搭救自己。
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救世主也是人,作为个人的救世主怎么可能解决大危机,真的拯救世界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敌人也必须是人,最后不管敌人占据多少优势,都要和救世主进行一对一的对决,最后败在救世主的手上。
反派一死,敌人的势力坍塌,于是救世主拯救了世界。不可能和《三体》一样,罗辑维持恐怖平衡几十年,程心一上台就结束,三体人立刻入侵。
罗辑没有和三体人统帅大战一场,打败统帅,三体人集体暴毙,世界和平。
救世主要拯救大家,但救世主也只是一个人,怎么拯救大家?那就让敌人也变**,和救世主进行一场人和人的战斗。
所以救世主能赢,不是救世主多么多么了不起,而在于敌人拉胯。这是符合兵法的,不败在自己,胜利在敌人。
所以《孙子兵法》在西方很受欢迎,是符合救世主思想的,而且是教大家如何成为救世主。
那么如果敌人一直不露出破绽怎么办?那救世主就没办法了。
这时候还是要学习孙悟空,在《西游记》里天庭可谓毫无破绽,不但没有破绽,还有佛道儒加持,面对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孙悟空如何面对?他没有等到救世主,而是主动出击寻找机会。
敌人不变弱,就只能不断强化自己,战斗力强化,人情世故强化,最后利用敌人的规则实现自己的目标。
很多人认为孙悟空变成斗战胜佛,是死了。已经从反抗者变成了天庭秩序的一员,已经死了。甚至认为孙悟空已经被六耳猕猴打死,是六耳猕猴继续取经。
然而杜兰认为这并不是问题,因为天庭就是强,玉帝、佛祖、三清也没有下场和孙悟空大战三百回合,最后败在孙悟空手上,然后天庭崩塌,大圣成为三界救世主。
面对真正的强者,学习强者的优点是完全没问题的,进入了内部,到时候天庭出现变化。大圣可以拉走一部分人员,搞一个小天庭,和天庭分庭抗礼。甚至玉帝如果做得不好,大圣就可以取而代之。
造反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