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这是豇豆红釉柳叶瓶,是康熙时期创烧的,它是一个文房用器。这种瓷器有仿的,就是在民国时期大量的仿制,但仿的器形基本上都比眼前的这个要大。后来在八十年代初,湾岛那边仿的豇豆红是最成功的。”
“那这个是不是湾岛仿的呢,你们看他的器身是分开烧的,因为是分开烧的后期就很难做到密不透风,严丝合缝。看底款是‘大清康熙年制’,刚劲有力。再看胎釉,像糯米汁一样感觉,这些细节与康熙年间的工艺效果是一致的,这的确是康熙年间官窑的一个精品。”
那个暴发户顿时高兴起来,忙问道:“请问这个什么柳叶瓶大概值多少钱?”
“你花了多少钱买的?”
“三十万。”
李墨嗯了一声:“可以小赚一笔,这个市场价能过百万。”
7017k(3/3)
“那这个是不是湾岛仿的呢,你们看他的器身是分开烧的,因为是分开烧的后期就很难做到密不透风,严丝合缝。看底款是‘大清康熙年制’,刚劲有力。再看胎釉,像糯米汁一样感觉,这些细节与康熙年间的工艺效果是一致的,这的确是康熙年间官窑的一个精品。”
那个暴发户顿时高兴起来,忙问道:“请问这个什么柳叶瓶大概值多少钱?”
“你花了多少钱买的?”
“三十万。”
李墨嗯了一声:“可以小赚一笔,这个市场价能过百万。”
7017k(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