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目前大夏重点发展领域,从863计划到85规划,引进技术、设备、发展数控机床制造业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等,都是属于重点项目……创业,跟着国家发展规划走,才能确保成功……”



谢旸一脸平静。



他的这话,王宏伟跟罗小丽等人倒没觉得啥。



弗雷德跟约翰逊听了,也没有什么感觉。



可这话在孙铭盛跟梁栋耳里,就不一样了。



两人都算体制内的人,对于大政策什么的,自然非常关注。



跟着大方向走,绝对没毛病。



谢旸才多大年龄?



要不是从小受到环境影响,怎么可能关注这些东西?



大部分的机械企业,都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谢总具体计划是什么?”



梁栋顾不得要装沉稳,直接试探谢旸的老底。



孙铭盛也竖起了耳朵,眼巴巴地看着谢旸。



商海沉浮数十年,看着他们的神态,谢旸就了解他们的想法,心理学,是任何老板都需要的必修课。



不只是为了了解对手跟客户的心理需求,更是为了不让对手知道自己的真实意图。



他们误会也好,试探也罢,有时候得让他们看到希望,才能更好地合作。



“也没有太大的规划,目前,主要是以机械加工为主,但是我们不会再做那种没有多大竞争力、利润低廉的普通加工业务,要么是上规模,要么是精度要求高的……至于其他,得看汉森公司的新一批配件到位,到时候,可能宏伟将会以改造数控机床业务为主……”



什么?



改造数控业务?



王宏伟差点惊呼出来。



如果真的涉足改造数控机床业务,这就真的发财了。



只要真能搞出来,别说给谢旸49%股份,哪怕给他80%股权,厂子改姓谢,也没事儿。



机械加工,只要有设备,有人,谁都可以做。



属于小打小闹。



数控机床,哪怕是两轴数控车,还是精度不高的那种,一台都得十多万甚至二十多万,有钱都买不到的那种。



还没有什么竞争。



“这个可是国家支持的技术项目……”



孙铭盛深吸了一口气。



谢旸绝对来大有背景的家庭。



寻常的年轻人,谁会想到跟着国家发展战略方向走?



这是具备非常巨大市场的领域。



“改装这块技术难度不小,尤其是数控系统,咱们能进口的可都不是高端的,连中端都难……”



对于这行业,天天跟加工业务打交道的梁栋还是熟悉的。



他可不会仅仅凭借几句话,就相信谢旸。



“事在人为吧。咱们先做低端的,积累经验……在咱们大夏,虽然中高端需求迫切,可低端的市场规模是最大的……”



谢旸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弄潮1990从厂长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葫芦村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葫芦村人并收藏弄潮1990从厂长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