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家破时她还太小了,没有多少记忆,不记得娘亲到了新年,是否也会这样给她量身裁衣。但她猜应该也是这样的,娘亲对她也是这样地细致又温柔。
她又想起罗娘今早穿的衣服,轻薄却好看得很,摸着还滑滑的。
大饼见妹妹满脸欢喜又不好意思,也狠狠心不开口拒绝,决定明日起要更用心地干活。
平日夫子虽然和善,会大方地给他们置办生活所需,但毕竟男子心粗,还是疏忽了这些贴身的东西。自己一个男孩也想不到这些,只有妹妹,怕是憋在心里都不敢说。
量完小圆的,罗娘又来拉起大饼。他一个半大少年,就更加扭扭捏捏起来。
罗娘本就有心试探,便借机宽慰到:“对罗姨有什么可害臊的,做衣服都要这么量。等大郎回来了,我也得这么给他量呢……”
大饼想想也是,松了口气道:“不过是不大适应罢了……大郎离家时身形和我差不多,不知此时是不是比我还高了。”
小圆却在旁边突然想到什么一般,眼睛咕噜噜地转起来:“那罗姨也要给夫子做衣吗?那……也要这么给夫子量身?”
罗娘一下被问得有些脸红,忙解释道:“你去问夫子要见冬衣来,我量着衣服做。”
其实她早就发现谢端之的身形十年如一日,对他的尺寸,她还了如指掌呢。
说完仿佛还觉得心虚,她立马转移话题道:“我看你们在糊灯笼?要不要帮忙?”
大饼赶忙道:“不用不用,我都糊得差不多了,插上蜡烛就能挂了。”
仔细一看,两盏红彤彤的灯笼,倒不是常见的圆圆样式,反倒做成了四角齐全方方正正的宫灯样式。
灯面上有的是几笔勾勒出的花草,有的写着“安康”“兴旺”等吉祥字句,一看就是谢端之的字迹。
趁着他们去寻蜡烛的间隙,罗娘轻轻地摩挲着字迹,给灯笼附上了平安咒。
等这两盏灯笼挂在门口,无论什么魑魅魍魉都别再想靠近谢家。
谢端之,这就是你想要的吗?家族兴旺,家人安康?
这一切,我愿助你。我保谢家无病无灾,还可予你锦绣前程。
只盼你莫怪我,抛夫弃子,剪断你我之间儿女情长。
顾不得夜已深,忙了一天还兴奋着的兄妹人此时就想挂上灯笼。
罗娘随他们走到门口,看大饼灵活地爬上梯子挂好灯笼。烛光透过红纸,将谢家门楣红彤彤地照亮,让人看着都跟着欢喜起来。
三人在门口嬉闹不止,到底惊动了谢端之。他闻声从书房出来,身上还带着淡淡的墨香。
他抬头看到灯笼,也露出了淡淡笑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明日又该写春贴了。”
说罢看向大饼:“教你习字好两年了,明日写一副来,若是写得好,就贴做门楹。”又看看小圆,笑道:“你也写一对,贴在你日日打转的厨房。”
两个小人儿惊愕不已,既是受宠若惊,又觉压力倍增,局促得点点头。
罗娘跟着凑趣道:“夫子看,我写一对贴在哪里好?”
谢端之没想到她识字,怕伤了罗娘自傲之心,也不特意夸赞一
家破时她还太小了,没有多少记忆,不记得娘亲到了新年,是否也会这样给她量身裁衣。但她猜应该也是这样的,娘亲对她也是这样地细致又温柔。
她又想起罗娘今早穿的衣服,轻薄却好看得很,摸着还滑滑的。
大饼见妹妹满脸欢喜又不好意思,也狠狠心不开口拒绝,决定明日起要更用心地干活。
平日夫子虽然和善,会大方地给他们置办生活所需,但毕竟男子心粗,还是疏忽了这些贴身的东西。自己一个男孩也想不到这些,只有妹妹,怕是憋在心里都不敢说。
量完小圆的,罗娘又来拉起大饼。他一个半大少年,就更加扭扭捏捏起来。
罗娘本就有心试探,便借机宽慰到:“对罗姨有什么可害臊的,做衣服都要这么量。等大郎回来了,我也得这么给他量呢……”
大饼想想也是,松了口气道:“不过是不大适应罢了……大郎离家时身形和我差不多,不知此时是不是比我还高了。”
小圆却在旁边突然想到什么一般,眼睛咕噜噜地转起来:“那罗姨也要给夫子做衣吗?那……也要这么给夫子量身?”
罗娘一下被问得有些脸红,忙解释道:“你去问夫子要见冬衣来,我量着衣服做。”
其实她早就发现谢端之的身形十年如一日,对他的尺寸,她还了如指掌呢。
说完仿佛还觉得心虚,她立马转移话题道:“我看你们在糊灯笼?要不要帮忙?”
大饼赶忙道:“不用不用,我都糊得差不多了,插上蜡烛就能挂了。”
仔细一看,两盏红彤彤的灯笼,倒不是常见的圆圆样式,反倒做成了四角齐全方方正正的宫灯样式。
灯面上有的是几笔勾勒出的花草,有的写着“安康”“兴旺”等吉祥字句,一看就是谢端之的字迹。
趁着他们去寻蜡烛的间隙,罗娘轻轻地摩挲着字迹,给灯笼附上了平安咒。
等这两盏灯笼挂在门口,无论什么魑魅魍魉都别再想靠近谢家。
谢端之,这就是你想要的吗?家族兴旺,家人安康?
这一切,我愿助你。我保谢家无病无灾,还可予你锦绣前程。
只盼你莫怪我,抛夫弃子,剪断你我之间儿女情长。
顾不得夜已深,忙了一天还兴奋着的兄妹人此时就想挂上灯笼。
罗娘随他们走到门口,看大饼灵活地爬上梯子挂好灯笼。烛光透过红纸,将谢家门楣红彤彤地照亮,让人看着都跟着欢喜起来。
三人在门口嬉闹不止,到底惊动了谢端之。他闻声从书房出来,身上还带着淡淡的墨香。
他抬头看到灯笼,也露出了淡淡笑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明日又该写春贴了。”
说罢看向大饼:“教你习字好两年了,明日写一副来,若是写得好,就贴做门楹。”又看看小圆,笑道:“你也写一对,贴在你日日打转的厨房。”
两个小人儿惊愕不已,既是受宠若惊,又觉压力倍增,局促得点点头。
罗娘跟着凑趣道:“夫子看,我写一对贴在哪里好?”
谢端之没想到她识字,怕伤了罗娘自傲之心,也不特意夸赞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