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谢夫子心善又大方,教得还十分用心……”
边走边说着,两人不一会儿就到了谢家门前。
走近细看,谢家大门如邻里一般宽窄,并不别致,也无甚石狮神兽镇守。
唯有木门上的铜环被擦得锃亮,显得稍有气派。门楣上有一面团花砖雕刻得雅致,下方挂着“谢宅”二字木牌。
大娘走上台阶,拉起门上铜环拍道:“谢夫子家,可有人在?开开门来”
啪啪几声后,便听门后一管少年鸭嗓扯起来:“莫急,莫急——”
急匆匆的脚步声后,门被轻轻打开,探出一个少年脑袋。
一见大娘,他便急急叫到:“陈大娘早,夫子尚未起身呢,还不能见客。”
说完才看到站在台阶下的罗娘,愣住片刻,脸皮泛红,立即回头向门内嘀咕几句。
罗娘比旁人耳力灵敏许多,听他悄声细气地在门后嘀咕:“陈大娘今日还带了位姑娘来,这可如何是好?”
“年轻姑娘?”
“没错,年轻,且貌美。”
门后立即又钻出一位小丫头,不到十岁的年纪,圆脸红腮,古灵精怪,瞪着眼打量着罗娘。
她避开罗娘的笑颜,歪着脑袋冲陈大娘嚷道:“我们夫子说过啦,家里已有这么多张嘴,可再养不起一个师娘来。”
陈大娘也不生气,笑着上前扯扯她的脑袋上才梳好一半的发髫:“小丫头不懂事,浑说什么呢,没得冒犯了人家姑娘,这是谢家旧人寻亲来了。”
罗娘在旁闻言,急忙打开小包袱,递出一封信来:“这是家人从此处寄出的信,可劳烦两位,递与家主一阅?”
两位小门童面面相觑,听着罗娘软声细语,显得自己二人太过冒失,有些害臊起来。
犹疑间,屋檐上一滴凝结的雨水落在信上,啪地一声,将黄纸信封“双亲”二字渲染开来。
小少年不敢再问,立即拿过信件来,生怕书信再被淋湿。
夫子平日爱惜书墨,不管这书信来自何人,既送至谢家门前,理应细心看护,不然定有一顿教训要吃。
小丫头也懂得这缘故,乖乖缩回门后:“那你们等着,待夫子醒了,我们就递与他。”
见不到结果,陈大娘有些好奇难耐,于是好意催促:“小子无礼,就让这姑娘就在门口等着?天气湿寒,不时落雨,可别累病了人家,还不速速去喊了夫子来。”
罗娘倒是不急,宽慰起大娘来:“这天光已亮……夫子既常日教人晨读,怕也习惯早起,估摸等不了多时。一大早就扰了大娘清净,小女愧疚不安。待此间事了,必要登门道谢。”
她边说着边要送陈大娘回去:“既天气寒冷,大娘不如早早家去,切莫再因我劳累了。”
陈大娘连连摆手,叨叨开来:“不过举手之劳,何必言谢。实在是晨间事多,小孙前几日着凉还在病中,离不得人,我须得赶紧家去。”
又握着罗娘的手殷殷嘱咐:“待此事有了着落,记得上门说一声。找错了地方也不打紧,老妪祖居于此,俗话说‘土居三十载,无有不亲人’,总能帮忙打听出些消息来。”
受过罗娘几番感谢后,陈大娘这才急忙赶回家。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边走边说着,两人不一会儿就到了谢家门前。
走近细看,谢家大门如邻里一般宽窄,并不别致,也无甚石狮神兽镇守。
唯有木门上的铜环被擦得锃亮,显得稍有气派。门楣上有一面团花砖雕刻得雅致,下方挂着“谢宅”二字木牌。
大娘走上台阶,拉起门上铜环拍道:“谢夫子家,可有人在?开开门来”
啪啪几声后,便听门后一管少年鸭嗓扯起来:“莫急,莫急——”
急匆匆的脚步声后,门被轻轻打开,探出一个少年脑袋。
一见大娘,他便急急叫到:“陈大娘早,夫子尚未起身呢,还不能见客。”
说完才看到站在台阶下的罗娘,愣住片刻,脸皮泛红,立即回头向门内嘀咕几句。
罗娘比旁人耳力灵敏许多,听他悄声细气地在门后嘀咕:“陈大娘今日还带了位姑娘来,这可如何是好?”
“年轻姑娘?”
“没错,年轻,且貌美。”
门后立即又钻出一位小丫头,不到十岁的年纪,圆脸红腮,古灵精怪,瞪着眼打量着罗娘。
她避开罗娘的笑颜,歪着脑袋冲陈大娘嚷道:“我们夫子说过啦,家里已有这么多张嘴,可再养不起一个师娘来。”
陈大娘也不生气,笑着上前扯扯她的脑袋上才梳好一半的发髫:“小丫头不懂事,浑说什么呢,没得冒犯了人家姑娘,这是谢家旧人寻亲来了。”
罗娘在旁闻言,急忙打开小包袱,递出一封信来:“这是家人从此处寄出的信,可劳烦两位,递与家主一阅?”
两位小门童面面相觑,听着罗娘软声细语,显得自己二人太过冒失,有些害臊起来。
犹疑间,屋檐上一滴凝结的雨水落在信上,啪地一声,将黄纸信封“双亲”二字渲染开来。
小少年不敢再问,立即拿过信件来,生怕书信再被淋湿。
夫子平日爱惜书墨,不管这书信来自何人,既送至谢家门前,理应细心看护,不然定有一顿教训要吃。
小丫头也懂得这缘故,乖乖缩回门后:“那你们等着,待夫子醒了,我们就递与他。”
见不到结果,陈大娘有些好奇难耐,于是好意催促:“小子无礼,就让这姑娘就在门口等着?天气湿寒,不时落雨,可别累病了人家,还不速速去喊了夫子来。”
罗娘倒是不急,宽慰起大娘来:“这天光已亮……夫子既常日教人晨读,怕也习惯早起,估摸等不了多时。一大早就扰了大娘清净,小女愧疚不安。待此间事了,必要登门道谢。”
她边说着边要送陈大娘回去:“既天气寒冷,大娘不如早早家去,切莫再因我劳累了。”
陈大娘连连摆手,叨叨开来:“不过举手之劳,何必言谢。实在是晨间事多,小孙前几日着凉还在病中,离不得人,我须得赶紧家去。”
又握着罗娘的手殷殷嘱咐:“待此事有了着落,记得上门说一声。找错了地方也不打紧,老妪祖居于此,俗话说‘土居三十载,无有不亲人’,总能帮忙打听出些消息来。”
受过罗娘几番感谢后,陈大娘这才急忙赶回家。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