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庆忌十二年,即公元前502年开春,郑国出兵南下,进攻荆国。



郑军相继攻下荆国北部的鱼陵、城父两座城邑,又进一步南下叶邑,大有覆灭荆国的势头。



不过,荆国令尹伍子胥已经率军屯驻于叶邑至方城一线,跟郑军对峙……



战报传回金陵,庆忌旋即召集治粟内史范蠡、大司马孙武、太宰计然,以及廷尉伯噽到滋德殿议事。



庆忌坐在属于自己的御座之上,环视一周,看着在陛台下正襟危坐的孙武等四人,缓声道:“郑国伐荆,已连取鱼陵、城父二邑。”



“郑人此番来势汹汹,二三子以为,我吴国是否应打这一仗?”



闻言,孙武、范蠡等人都不禁面面相觑,旋即低头沉思起来。



计然首先起身道:“大王,臣以为不可大动干戈。”



“我吴国固然兵精粮足,然,上一次的伐楚之战,折损甚多,若贸然进兵中原,恐怕力有不逮。”



“请大王三思!”



庆忌微微颔首,没有说话。



孙武跟着说道:“大王,太宰所言极是。”



“郑人此番攻荆,想必是受到晋国的指使,有意挑衅我吴国。”



“夫战者,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也。若准备不够充分,便不能确保战而胜之。”



顿了一下,孙武又道:“再者说,驻防于荆国之兵马,足够抵御郑军的进犯,大王实在无必要派兵驰援,或更进一步,挥师伐郑!”



“臣附议!”



范蠡与伯噽都异口同声的道。



吴国不是打不起一场大战,甚至是一战灭掉郑国,都能办到。



只不过,这不利于吴国接下来的休养生息。



区区一个郑国,也敢挑衅成霸主之势的吴国,这背后岂能没有晋人教唆?



前年楚军伐郑,可谓是将郑人摁在地上摩擦。



楚军都已经兵临新郑城下,若非晋国及时出兵相救,恐怕郑国已经宣告灭亡。



趁着吴楚大战的时候,郑人也几乎不费吹灰之力的收复失地,可谓是占尽了便宜。



不过,郑人的胃口似乎是不止于此。



吴国分楚,郑国也想来分一杯羹。



庆忌岂能答应?



饶是如此,庆忌也不能意气用事。



诚如孙武、计然等人所言,现阶段吴国还是要在和平的环境中,持续发展,不好大动干戈。



只是局部战争没问题,但是全面开战,这会影响到吴国方方面面的领域。



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个时候进兵中原,还不在庆忌的规划当中。



好比上一次诸侯联军伐楚之战,吴国做足了准备。



战前,吴国光是厉兵秣马,囤积粮秣辎重,就花了整整半年之久的时间。



由此可见,打一场国战,并没有那么简单。



“也罢。寡人便命令伍子胥严防死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重生之吴霸春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迷惘的小羊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迷惘的小羊羔并收藏重生之吴霸春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