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



无奈之下,中大夫狐庸只能向庆忌哭诉道:“封君之制,断不可改!范蠡、伯噽,二贼包藏祸心,是在动摇我吴国之根基,请大王明鉴!”



“狐庸大夫所言极是。大王,改封地为食邑之事,实在是亘古未有,臣等闻所未闻!”



“请大王明察!”



辩不过范蠡,他们都只能哭丧着脸,向庆忌一诉衷肠。



庆忌对此,只是摇摇头,随后又将目光放在太宰季札的身上。



“太宰,汝意下如何?”



早就事先透过气的季札,立马躬身作揖道:“大王,对于改封地为食邑之事,老臣并无异议。老臣的封地州来,可改为食邑,大王或可改封食邑为他地!”



眼看着季札这般轻描澹写的一席话,大公无私的模样,一众老世族大臣内心是暗骂不已。



这老匹夫,居然真的无私到这种地步!



真的不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考虑吗?



“大王,臣附议!”



“臣也愿将自己的封地改为食邑!”



烛庸、掩余、被离、申息四人都跟着站出来,赞同将封地改为食邑之事。



他们的封地,在所有的老世族大臣中是最大的,但都能赞同此事,这让其他人如何是好?



“大王!”



狐庸一时间老泪纵横的道:“难道你忘了祖先的功业吗?昔日泰伯奔荆蛮,羹鱼饭稻,断发文身,终有千余户人投奔泰伯,建立勾吴。”



“臣的祖先,当时就归于泰伯,建功立业,始得封中大夫,赐封地,同吴国休戚与共。”



“而今大王怎可听信奸佞小人谗言,剥夺我等功臣后代之基业?”



闻言,庆忌眯着眼睛,不置可否。



说来说去,狐庸就是这几句话,他不烦,庆忌都烦了!



范蠡旋即大声辩驳道:“狐庸,休要赘言!你祖先的确为吴国建立过功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然,汝祖上这么多代人,所建立的功业有御史大夫孙武,有廷尉伍员大吗?他们都只能受封食邑,赐金封爵,何况是汝等这样世受国恩,而不立寸功之人?”



范蠡的这番话,说得就过分了。



狐庸等老世族大臣,固然没有立下多少功劳,但在其位谋其政,或多或少也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心力。



只是,对比孙武、伍子胥等人所立下的泼天之功,他们的些许功劳,那是根本不值一提的。



若按照中原列国的做法,孙武、伍子胥他们立下这么多的功业,有灭国之功,封上卿,赐几个县为封地都不是不可能的。



对待他们这样的有功之臣,庆忌都这样“吝啬”,更何况是本身没有太大功劳的狐庸等人?



狐庸等老世族大臣哑口无言之后,庆忌终于缓缓的站起身,拍板道:“寡人之意,改封地为食邑,凡我吴国之封君,必当遵从。若有违者,其封地收归国有,从重治罪!”



“大王英明!”



见到庆忌已经作出裁决,狐庸等人都倍感无奈,只能跟生吞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重生之吴霸春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迷惘的小羊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迷惘的小羊羔并收藏重生之吴霸春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