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败,何故止步不前?”



“再者说,楚人是本土作战,粮秣辎重转运,比我吴军更为便利,又何来不堪重负之说?”



伍子胥又转过身,朝着在上边陷入沉思的庆忌作揖道:“大王,臣以为,为今之计,大王也当从国内征召兵马,投入前线,伺机击溃楚军而迫使楚人割地求和!”



这个时候,庆忌从国内征召更多的兵马,亦是无可厚非的。



因为伐楚的吴军五万人中,有一万人是徐国与钟吾国的兵马,而且已经占据桐、群舒、巢、钟离这一片大江以西的狭长地带,需要不少的兵力驻防。



时至今日,庆忌手中能利用到的机动部队,只有不到三万人。



因为在攻取昭关的时候,伍子胥“用力过勐”,吴军是付出近八千人的伤亡代价,这才攻下的昭关!



前前后后的战事,吴军折损一万人左右。



再加上需要驻防的城邑,庆忌手中的可战之兵,实在捉襟见肘。



幸而,在出征之前,庆忌就已经命令大司马孙凭与太宰季札先一步征召士卒入伍。



他这边诏令一下,吴都的军队就能立马向前线开拔。



“范蠡,你有何对策?”



庆忌将目光放在范蠡的身上。



作为庆忌身边的智囊,大智若妖的范蠡自然是有应对之策的,只是能不能摸清楚大王的心思,能否被大王采纳而已。



“大王,臣有上中下三策。大王欲先听哪一策?”



范蠡卖起了关子。



庆忌的嘴角一抽,忍着想将范蠡暴打一顿的冲动,缓声道:“上策为何?”



“上策,即如熊子丹将军的主张一般,以重兵屯驻于居巢、舒邑,严防死守,与楚军鏖战。”



闻言,庆忌还未发话,在一侧的伍子胥便禁不住瞪着眼睛,叱责道:“范内史,这是馊主意也!何谈上策乎?”



“楚人背靠六邑、潜邑、城父等诸多楚国城邑,后勤无患,可源源不断的输送粮秣辎重,与我吴军进行旷日持久的大战!”



“届时,战事陷入拉锯,我吴国恐将不堪重负矣。”



范蠡却是轻笑一声,道:“还请廷尉稍安勿躁。”



“吴楚两军相持不下,何不打破僵局?大王先前已经命典客伯噽使晋,想来已经抵达新田,游说晋君及六卿联合诸侯,一同伐楚矣。”



“楚人恐诸侯之联军,未尝不会与我吴国议和。”



一听这话,伍子胥冷笑道:“只怕不尽然。我吴国攻取桐、群舒、巢、钟离之地,方圆近千里,且富庶,不失为膏腴之地也。楚人焉能善罢甘休?”



作为楚国出身的贵族,伍子胥自然了解楚人的脾性。



似之前一般,吴国只是一步步的蚕食楚国的城邑土地,偶尔一两座城邑,无伤大雅,楚国能从别的地方找回场子补补血。



但是,这一次庆忌可是从楚国身上撕下一大块肉!



这般的锥心之痛,楚人岂能忍受?



楚人非得跟吴国拼命不可!



听到伍子胥的这番话,范蠡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重生之吴霸春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迷惘的小羊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迷惘的小羊羔并收藏重生之吴霸春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