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09年,即吴王庆忌五年五月,吴伐越,占会稽,大破越军,越国仅存句无、三夷之地,被迫向吴国称臣纳贡,沦为吴国附庸。



越王允常降为越侯,同时携其子勾践入吴为臣三年。



庆忌班师回朝之前,又令孙武、伍子胥为将,率精兵一万人攻灭姑蔑国。



……



吴王宫,议政大殿。



庆忌高坐于陛台之上,群臣都分别正襟危坐于两侧,商议国事。



国君外出打仗几个月,朝中的奏牍便堆积如山,等候庆忌批阅的大事不知凡几。



不过,凡事都要分个轻重缓急。



而需要君臣一起商议的政务,都是大事。



不等庆忌发问,太宰季札首先起身,手持牙笏,禀告道:“大王,楚军大将沈诸梁,数日前已率兵撤回长岸,鸩兹之围已解!”



“老臣请大王遣使于郢都,勒令楚人归还长岸,以使吴楚两国弭兵。”



长岸,原来是楚国的城邑。



但作为两国边境上的城邑,长岸时而归吴,时而归楚。



长岸历来就是吴楚两国的兵家必争之地。



吴国伐楚,可将长岸作为桥头堡;楚国伐吴,也能把长岸作为跳板,顺江西进。



所以,长岸仔战略上的地理位置是不言而喻的。



吴国最好是将长岸纳于治下。



“大王,臣以为不妥!”



不等庆忌发话,卫尉熊子丹跟着起身道:“楚国背信弃义,无端撕毁盟约,攻我吴国,占我城邑,杀我将士!”



“若此事善了,岂非助长楚人嚣张气焰?”



“是故,臣以为,大王当趁着我吴国破越大胜之势,下令大军一鼓作气,攻伐楚国,以夺回失地,告慰阵亡将士的在天之灵!”



闻言,



庆忌不置可否。



诸如黑夫、孟贲等大将立马站起身,声援熊子丹。



“大王,卫尉所言极是!臣附议!”



“楚人无端挥师伐我吴国,欺人太甚,大王绝不可善罢甘休!”



“请大王下诏伐吴!”



兵强马壮,国库充盈的吴国,已然不惧怕楚国。



便是放在以前,吴国都敢于挑战作为霸主大国的楚国,更何况是经过庆忌新法之后,精兵简政,国力蒸蒸日上的吴国?



越国,已经形同亡国。



而现在,破越的吴军更是志气昂扬,士气可用!



趁着这个时候伐楚,若是控制得当的话,未尝不能为吴国牟利。



但,庆忌没有说话,只是暗暗的陷入了沉思。



太宰季札旋即语重心长的道:“大王,老臣以为,挥师伐楚之事,可以暂缓。若楚人不愿交出长岸,我吴国或可出兵,取楚国之昭关或舒邑!”



“太宰,汝岂能怯战?”



孟贲瞪着眼睛问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重生之吴霸春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迷惘的小羊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迷惘的小羊羔并收藏重生之吴霸春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