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就看庆忌是否能信任他们。



庆忌暗自沉思一下,便道:“干将,寡人决意,再次提高工匠之岁禄,并颁布求工令。凡为国家效力之工匠,皆赐田六亩,布十匹,屋舍三间,按其功劳资历,一一酌情封赏。”



“大王英明!”



干将连忙称赞道。



这般重视工匠的君王,从古到今,只有庆忌一人!



赏赐田地、布匹与屋舍,这自然是庆忌在礼遇工匠,进一步提高工匠的待遇,这也恰恰证明庆忌重视工匠这一行业。



饶是如此,庆忌仍不大满意。



为何?



因为现在吴国的工匠数量仍旧太少,不足以为吴国打造出更多的武器盔甲。



铸钱、冶铜、制造武器和铠甲等等,方方面面哪一处不需要许多工匠?



若是工匠的数量过少,只怕作坊中生产出来的东西无法满足国家的需求!



因此,庆忌又旋即在求工令中加上一条,即工匠能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弟子,以为工匠,为国效力,官府当有赏赐。



如此一来,吴国日后岂能缺少工匠?



不多时,一张告示就被张贴在吴都的城门口,并吸引来往的士子商贾,贩夫走卒过来观望。



“这上边写的甚么?”



“是大王的求工令!大王欲求工匠,充盈作坊,还提高了工匠的岁禄,在原有的基础上,每个工匠的岁禄再加一石!”



“而且,但凡是为国家效力的工匠,还能被赐田六亩,布十匹,屋舍三间,日后按其功劳资历,一一酌情封赏。”



“嚯!真的假的?”



“大王诏令,白纸黑字,岂能有假?”



“若是如此,某这就回去关了铺子,到官府报到!”



庆忌的求工令,顿时在吴国坊间掀起一股轩然大波。



各地的工匠都闻讯而至,加入到武器作坊中,为国效力。



当然,官府不是所有工匠都收纳到武器作坊的。



事关秘密武器的作坊,官府必当严格把控,确认对方是身家清白的吴人之后,这才准许其投入到工作中。



至于剩下的工匠,则是按照其技艺,被分配到不同的工坊当中。



此外,庆忌为扩大工坊的生产规模,特意将所有的工坊都安置在姑苏山上,派兵驻扎在附近,严进严出。



闲杂人等,一律不得入内!



而且,庆忌为了避免吴国缺少工匠的尴尬,除了令工匠可以教授弟子,传道受业之外,还在姑苏山动工,打造一座“工匠国塾”,属于工匠学院性质。



工匠们的子孙后代,或者想报读工匠国塾的人,皆可酌情入读。



这般长远规划,庆忌自认为是没毛病的。



因为现在的吴国是真的缺少工匠!



一把剑,一支戈,一杆矛,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就能打造出来的,而且就算普通的工匠能打造出来,还不一定能用!



毕竟,术业有专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重生之吴霸春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迷惘的小羊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迷惘的小羊羔并收藏重生之吴霸春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