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是吴地的习俗之一,古来有之,而一旦庆忌加征人头税,遭到最大伤害的就是他们!



若是能这种推行小家庭政策,他们受到的影响则将大大减小。



三十税一的人头税,若一户人家有三个人口,则是必须每年上交十分之一的收入。



若一户人家有十个人口,则是必须每年上交三分之一的收入。



这样一看,庆忌依旧不能满意!



“少伯,寡人以为,即便令黎庶分家过户,依旧不妥。”



庆忌摇摇头,说道:“寡人欲鼓励黎庶大力生育,增益人口。”



“适才分户,黎庶的压力不大,但经年如此,一对夫妻一年或两年生育子女,怕是还未等到他们长大**,其人家已然不堪重负!”



“是故,寡人之意,口赋的征收标准还需整改。”



“三口之家三十税一,六口之家六十税一,十口之家以上,同样按照此类标准,不可更易!”



“再者,就是口赋,可改为自七岁以上,年六旬以下之人征收,余者皆可不必缴纳口赋。”



“大王英明!”



季札、孙凭、计然等一众大臣不由得大声称赞起来。



范蠡亦是不得不叹服道:“大王英明。是臣有失考虑矣!”



庆忌既然要鼓励人口生育,就不可能大幅度加征人头税,也不能一味地按照三十税一的标准,或每个年龄段的人都需要缴纳口赋,以此打击百姓生育人口的积极性。



这个时代,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赋税制度改革。



譬如鲁国在鲁宣公十五年推行的“初税亩”,就是最著名的赋税制度改革。



初税亩,就是开始按亩征税。



这一时期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征税。其税率为收获量的1/10,也就是所谓“什一之税”!



在鲁国进行赋税制度改革之后,各诸侯国都先后进行了赋税改革。



楚国在公元前548年“书土田”,量入修赋;郑国于公元前538年“作丘赋”;秦国于公元前408年“初租禾”,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时,庆忌灵机一动,忽而道:“二三子,就治粟内史适才所言成年之男丁分家过户之举,寡人以为然。”



“寡人之意,当革除吴国残留的蛮夷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推行小户政策。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者,加倍征收户口税!”



“户口税,同样是三十税一。若不分居,则十五税一!”



“同时,编订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规定黎庶要登记各人户籍,开始按户按人口征收赋税。”



“此,正所谓编户齐民矣!”



闻言,在场的大臣脸上不禁浮现出惊诧或不解之色。



编户齐民,这一概念起源于西汉,现在的春秋战国时代,还只是“编户”,并没有“齐民”的意识!



庆忌知道这一点,故而解释道:“何谓编户齐民?即,以户为单位,治理黎庶,是为‘编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重生之吴霸春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迷惘的小羊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迷惘的小羊羔并收藏重生之吴霸春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