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的各座城邑。



值得一提的是,楚国的舒地,可不单单指的舒城这一座城邑。



舒地,是包括舒、舒蓼、舒庸、舒鸠、舒龙、舒龏、舒鲍、宗、巢九座城邑在内的广袤疆土,方圆大概二百多里的土地,人口不少。



这九座城邑,原本是偃姓诸国,又被称之为“群舒”,都是偃姓皋陶之后!



只不过,正如南方的大多数诸侯国一般,不是被楚国所灭,保留宗庙祭祀,就是主动向楚国俯首称臣,成为楚国的一个附属国家。



舒地列国,便属于楚国的附庸,其国原本的国君,成了楚国的封君,保留着极大的自治权。



除了按时向楚国朝贡以外,群舒与一般的诸侯国实际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当然,一旦楚国对外作战,对内征召兵员,群舒也必须响应,派遣出一定数量的兵马或粮秣辎重。



所以说,群舒,也相当于楚国的国中之国。



在吴楚两国六十余年的相互征伐中,吴军也曾一度攻入舒地,取得几座城邑,但都每每坚守不久,就被楚人重新夺了回去。



而孙凭、范蠡对付群舒的办法也十分简单,即依靠强大的兵势,震慑住群舒,先礼后兵。



被吓到的群舒自然不敢抗拒吴军,所以吴军兵锋一至,他们都是开城献降,主动拿出酒肉犒赏吴军的。



这样倒是让吴军省事不少。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舒人口服心不服,并不允许吴军驻扎在城内,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吴军多了几分腹背受敌的危险。



因为谁都不敢保证,楚军反击的时候,群舒究竟会不会对吴军反戈一击。



舒城,吴军营寨。



在中军大帐之内,大司马孙凭正在跟军师祭酒范蠡对席而坐!



“大司马,眼下舒地九城,基本上已经改弦更张,并入我吴国。然,依我之见,群舒并非真心归附。”



范蠡摇摇头道:“大司马令群舒资助兵员辎重,但迄今为止,我军也只得到兵士一千五百人,还多是老弱!”



“过冬的棉衣更是只有不到三千件,硬弓六百余张,箭矢堪堪五千支!其余米粟谷物,也不过二千石。”



“由此可见,群舒依旧是想在吴楚两国之间左右逢源,首鼠两端矣!”



闻言,孙凭轻笑一声,说道:“群舒这般,不足为奇。群舒为楚国之附庸,本就时降时叛,若非迫于楚人强势,群舒早已自立,脱离楚国。”



“多年以前,群舒中的一部分,也曾归属于吴国治下。但持续不了太久!”



“我大吴若想彻底征服群舒,将舒地,在真正意义上变成吴国的土地,人心所向,任重而道远矣。”



范蠡微微颔首道:“大司马,话虽如此,然群舒这般,不得不防。大王之意,是取下舒地与昭关,舒地易取,而昭关难克!”



“我听说楚军已经陆续集结到潜邑,准备反击,我军若想守住舒地,还需击败潜邑的楚军,以震慑舒人。”



“仅凭我吴军当下的兵马,可能还办不到防备舒人的同时,又分兵大败楚军。”



一听这话,孙凭不由得蹙眉道:“少伯,你是想让大王增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重生之吴霸春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迷惘的小羊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迷惘的小羊羔并收藏重生之吴霸春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