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拉格伦和圣阿尔诺意见完全不一致。拉格伦认为俄军阵地坚固而且占据优势地形,继续强攻除了制造伤亡之外毫无意义。

他认为以当前联军的兵力并不足以攻克电报山俄军阵地,所以应该先行后撤休整,等待联军主力抵达克里米亚之后再一鼓作气拿下电报山。

但圣阿尔诺认为这太消极也太被动了,诚然电报山的俄军阵地坚固战斗力彪悍,但是毕竟人少。哪怕是联军损失了万余人但他们依然占据绝对的兵力优势。

从俄军固守电报山并未追击就能看出俄军应该兵力不足,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后撤?至少也得在阿尔玛河一线同俄军对峙, 设法消耗他们,比如命令海军不间断地炮击他们不就挺好吗?

按照圣阿尔诺的意见,联军在等待后续增援部队的同时应该不间断地发起小规模骚扰袭击作战,一点点消耗俄军,直到主力抵达后再一鼓作气将其消灭。

讲实话,圣阿尔诺的策略比拉格伦好那么一丢丢, 如果按照拉格伦的意见那联军真心是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干等浪费时间。

但你要说 “法国人是最坏的,没有什么东西他们不抢!”

根据当地居民的回忆:“如果看到一幢房屋门窗紧锁,他们会砸开大门打烂窗户,在每个房间里翻箱倒柜,只要他们能拿走的东西都不会留下。他们相信住户一定在屋子里藏了金银细软或者其他值钱的东西,于是他们把什么都要翻腾一番,连沙发和扶手椅上的靠枕都不放过。书房和图书也被捣毁,镜子太大用不了的,就把它打碎,这样就可以那一块放进自己的背囊里。”

只能说克里米亚的俄国人提前体验了一遍英法联军的洗劫手段,几年之后这两个强盗又闯进了圆明园, 那一通打砸抢烧真心是特别顺溜, 不愧是强盗的后裔,这份祖宗手艺真心是娴熟。

在联军忙着零元购的时候俄军又在做什么呢?

科尔尼洛夫其实注意到了联军的混乱, 他也知道这是一个好机会,如果能集结足够多的兵力断然出击,足以一举将敌人击溃。

只不过很遗憾的是,他并没有足够的兵力,他手头能用得上的兵力也就是两万多,还要巩固电报山防线,能用于袭击联军的最多其人,那是相当积极地当带路党,配合联军开始摧毁俄国对当地的统治,导致本来就人数不多的俄罗斯族裔弃家而逃。

甚至部分鞑靼人干脆就加入了联军,开始跟俄军对着干。一时间克里米亚当地是一片混乱,很多城镇和村落实际上脱离了俄国的控制半独立化了。

这样的局面俄军以及俄国都不可能接受,为了保护俄罗斯族裔,科尔尼洛夫不得不抽调兵力打击那些不老实的鞑靼人,如此一来就进一步削弱了他的实力。

而且这个事情还是非做不可,哪怕他并不情愿也没有办法。

不光是因为鞑靼人造反拖了后腿,让科尔尼洛夫放弃乘胜追击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联军的后续部队也已经抵达了克里米亚,虽然人数不是特别多只有万余人。

但就是这万余人也足以补上联军在阿尔玛河之战的损失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showpop('/?id=1759&cid=9440513&ajax_request=1');" class="btn-addbs">『加入书签,方便阅读』</a>

章节目录

奋斗在沙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马口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马口铁并收藏奋斗在沙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