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画说,“你们知道这香河肉饼的来历吗?”



两个女孩往墙上一看,那画不过一是群众骑马的人,看着街头一个人在擀面皮。



“其实香河肉饼不是满城人发明的,它是我们冀省香河县的特产,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范晓昭一听王珂要说古,立刻瞪大了眼,而吴湘豫见多不怪,抿着嘴儿听王珂在说。



“据说哦,我国北方大漠过去有个民族叫突厥,因为牛羊肉非常充足,面食稀少,所以来客人了,请他们吃面食,就是一种相当高的优待。”



店老板一听王珂在说自己的香河肉饼,也竖起耳朵在听。



“明成祖朱棣迁都京城时,有大批少数民族被迁京都东部香河一带。有个姓哈的人家就开了家哈家店。到了清代,有位乾隆爷私访时吃了这肉饼。立刻写下一首小诗,诗中赞道:香河有奇饼,老妪技艺新,此店一餐毕,忘却天下珍。”



”不错,不错“此时店老板走过来,笑着问王珂:”这位解放军如何对我们香河肉饼如此了解?你是香河人?“



王珂笑了,他摆摆手。他连香河都没去过,知道这肉饼,全是因为有位通古博今的温干爹。



”老板,我也是关公面前耍大刀,我介绍着,说的不对您给补充。“



店老板立时对王珂那当然起敬,太谦逊了。



”就这样,因为乾隆爷的称赞,本来就小有名气的香河肉饼更是载誉全国,名扬天下。又因为香河在京城的东面,所以许多京都人,又管香河肉饼叫京东肉饼。“



王珂的一番话,立刻让店老板心花怒放,吩咐做饼的大师傅多放点肉,今天遇到知音了。



”香河肉饼的特点是皮薄,肉厚,油香,烙的时候是一斤水面要搁三斤肉馅。香油拌馅。豆油刷皮。三个摞在一起也不过半寸厚。个一般大,一般圆,直径在一尺半开外就成了颜色焦黄、外酥里嫩、油而不腻、香醇可口。吃时要就着醋和蒜,包你吃一口一辈子忘不掉。“ωWω.GoNЬ.οrG



天哪!王珂的一番侃侃而谈,不仅让店老板跑了出来,最后连和面的大师傅也跑出来了。



两张肉饼,最后店老板说什么只收两块钱。今天王珂说的这些,比他们自己了解的还要多。



吃过早饭,也才八点不到,一条大街走到头,再拐向另一条街,依稀可见一片古城。



这是满城最有历史的一段,走在石板路上仿佛穿越回古代,一大批明清建筑跃入眼帘。其中有一座牌坊格外引人注目,在朝霞中身披金光,很是抢眼。



而在这座牌坊的背后,有一座四层高的牌楼,两边的耳楼残存着金碧辉煌。



”真美!“吴湘豫手搭凉棚,向着那石牌坊看。再回头西望,有高峰插天,岚光蔚然。依稀可见山峰10余座,象巨人摊开双臂,拥乾坤,抱日月。人称抱阳山。



”我们照张相吧?“范晓昭提议。



照相?哪有相机?要是叶偏偏在,她可是随身带的有照相机。现在连照相馆都没开门。



“来来来,你俩站好,就以这片古建筑为背景。”说着范晓昭像变戏法一样,从自己的挎包里掏出一架异常小巧玲珑的照相机。



这一下,不仅是吴湘豫,就算是见多识多的王珂也是心头一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天赐万象玉作杯之兵哥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布衣牛板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衣牛板筋并收藏天赐万象玉作杯之兵哥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