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把实验数据给到陈舟,让他进行处理。



所以,在实验室待了一上午后,陈舟蹭了顿午饭,便回了学校。



回学校前,他看到了1次脉冲、5次脉冲和10次脉冲处理后的实验材料的表面照片。



算是符合实验预期,经高脉冲离子束表面处理后,实验材料表面出现了直径大约在几十微米的熔坑。



尤其是5次脉冲条件下的表面,完全是坑坑洼洼的,看不到一点平整的地方。



1次脉冲离子束处理后,虽然也存在大量的呈网状分布的熔坑,但好歹还能瞅一眼。



不过,经过10次脉冲离子束处理后的材料表面,已经可以看到零散且独立分布的熔坑。



而且,熔坑的分布已经几乎没有了网状结构。



仅从这少量的实验现象来看的话,1次脉冲时,强度不够,熔坑才刚出现。



5次脉冲时,就已经全部“打烂了”。



10次脉冲时,就是朝着实验所需要的结果在走了。



因此,可以初步判断实验的进行,还算顺利。



也就是说,随着脉冲处理次数的增加,熔坑数量逐步减少,尺寸变小,且深度变浅,不规则网状结构逐步消失,并且呈现出独立分布状态。



这也就可以预期,经过多次脉冲处理后,材料表层显微区域将逐步平整光滑起来。



回到燕大后,陈舟就带着电脑和一应物品来到了图书馆。



实验已经开始了,他并不像干等着实验数据。



他准备像前几次一样,自己把握实验的节奏。



电脑连接上图书馆的网络,陈舟就开始搜索起了相关的文献资料。



主要是两个方面的。



一个是实验本身,针对强脉冲离子束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研究的资料。



一个则是他的推测,对材料表面改性的强脉冲离子束的研究资料。



两手准备,两手都要抓。



自然的,杰波夫猜想和杨院长刚提的加速器二极管的优化设计研究,就被他短暂的放在了一边。



杨依依并没有跟着陈舟回来,而是留在了实验室。



在这里,才能验证她的实验猜测。



两天后,陈舟拿到了实验数据,开始对数据进行处理。



但令陈舟感到诧异的是,这实验数据的结果,未免有些太理想了吧?



对比各种频率下的脉冲处理结果,很明显的就能看到经30次脉冲离子束处理后的材料表面,熔坑个数最少,尺寸最小,熔坑深度最浅。



而且网状结构完全消失,表面形貌显示的最为平整光滑。



同时,经过30次脉冲离子束处理后的界面形貌,重熔层的厚度大约是8μm,与基体的分界明显。



重熔层内没有明显晶界,而基体内晶界明显。



完美的符合了实验预期。



陈舟现在大概就是“真的”处理实验数据了,因为可调整的余地已经不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学霸从改变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白化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白化贝并收藏学霸从改变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