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最后一场大战可称名将水准。之前两个多月泛善可陈。



但对于这场战争的亲历者,秦人、赵人竟然可以在同一个战场上以袍泽的身份对待彼此,这三个月的经历,给予了他们极深的触动。



捷报传到邯郸,一同送回来的,还有樊於期的人头。



嬴政看着这个木头盒子,知道里面装的就是樊於期,却没有打开它看的意思,摆摆手就让人把它撤下去。



“李牧,赵地柏仁人。赵孝成王时大将,驻守代地十余载。败匈奴、灭襜褴、破东胡,护佑北地,百姓称之为军神。



如今归降我大秦,为破匈奴毁家纾难,阵杀樊於期,斩首八万。寡人欲封李牧为关内侯,诸卿意下如何?”



陆言老神自在,默默降低自己存在感。



他知道,这是秦国与李牧一场默契的交易。



李牧之前驻守代地十余年,这个驻守跟秦国的将军驻守,可是天差地别。



李牧驻守期间,整个地方的税收都是进李牧的将军府,以用作边境的军资。你换秦国哪个将军试试?



嬴姓李氏这一次在李牧的授意下将多年积攒下来的资产通通花到这一战,不是要做大公无私的圣人,而是必须摆出态度——放弃军权,放弃领地。



对于赵国投降过来的李牧,又立下不小的战功,嬴政以他作为表率,封个侯,方方面面都说得过去。



当然,秦国内部王翦这样的名将都还没封侯呢,肯定也会有人不满的。



王翦本人很沉得住气,他没有发言,倒是缭主动站出来替秦国诸将抱不平。



“大王,李牧封侯一事,还是不宜轻率。北地这一战,耗时三个月,虽斩首八万余,可我军损失亦有七万,远称不上光辉。



我秦国大将,王翦、杨端和、蒙武、王贲,哪一个不是为国立有赫赫功勋。王翦将军更是一战灭赵二十万,拿下赵国。这样的功勋尚且不能封侯,反让李牧得去,这恐伤秦人之心。望大王三思。”



嬴政听完面无表情,没有什么表示。



缭退后的过程中,悄然给了李斯一个眼神。



李斯心领神会,也站出来劝道:“大王,当世名将,几近在我大秦。李牧乃是降将,只此封他为侯,则位高于我秦国诸位将军之上,实为不妥。”



嬴政觉得这话有道理,于是问道:“那依你二人之见,该如何?”



李斯紧跟着献上对策:“大王,李牧为赵国名将,他的投靠,乃是向世人昭示我大秦威严气度的绝好机会。斯以为,这个关内侯可以封。不过必须与王翦将军同时封侯。”



缭听得连连点头,在旁边附和:“廷尉大人此举甚好。以王翦将军的威望与战功,获封侯,国内无人可以说闲话。”



嬴政闻言看向王翦,态度诚恳,“是寡人的不是,竟以外臣之功,而忘本国大将。将军自寡人继位,征战无数,功劳煊赫。统率十万人以上的大战,便有数次。论起对我大秦之功,将军远超今日李牧,寡人欲加封将军为彻侯。”



嬴政尚未说得完全,王翦已经扑通跪下。



“大王,臣蒙受恩泽早已太盛,封侯之重,实无面目承载。



赵国新亡,人心未附,李牧封侯,可稳赵人民心。亦可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考研在秦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沫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沫滓并收藏考研在秦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