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后。



太初二年,三月十五。



大宁,晋州。



正午的阳光金黄明亮,自北向南的春风仿佛是从冬天吹向夏天,摇晃了枯枝上的嫩叶。



“轰隆隆......”



沉闷且拥挤的马蹄声和脚步声震颤着大地,长长的官道放眼望去尽是正在低头行军的兵卒。



青色“蜀”字旗和黄色“宁”字旗在天穹下猎猎作响,甲胄鳞片闪烁着夺目的寒光,整个旷野间都充斥着压抑的隆隆巨响。



距离新奉局势突变仅仅过去五天,增援新奉的援军便已行出一千五百里,从凉州行至晋州地界。



晋州再往西是冀州,然后是原州。



过了原州便是宁永年的葬身之地,曾经的大奉怀陵府。



不过现在怀陵府已经归了大宁,亦从“府制”改为“州制”,名为陵州。



而陵州再往西,便是新奉地界。



从晋州到新奉,即便是急行军,大约也还需要十来天。



虽然不知道许岁穗能否坚持到那时候,不过这已经是这三十余万人的最快速度了。



没错,这次增援新奉,宁蜀两国总共派出了三十多万人。



其中有十万蜀军,二十万宁军,还有将近三万的天狗军。



至于剩下的二十万大宁军队,他们则是仍旧留在凉州,堤防大觉卷土重来。



三十万人,要在新奉直面乾回二国如今所剩的将近一百万大军。



好巧不巧,二者间的兵力差距恰好与当初蜀州之战时一模一样。



当时蜀国只有七八万人,平叛大军却有三十万,双方相差便是三倍多。



虽然魏长天当初凭借着牛头山一役,完美的实现了弱敌三倍的以弱胜强。



但此时此刻,没有任何一个人认为他可以再复制这一切。



因为这两战根本没有可比性。



三人对十人,三十人对百人,三万人对十万人,三十万人对百万人......



虽然以上这些都是三倍的人数差,可绝对数字的差距很明显却是越发巨大。



那么,以弱胜强的难度便会成倍增加。



毕竟蜀州之战时魏长天只需要想个办法抹平二十万人的差距。



而这次,他要抹平七十万。



七十万人,这绝不是一次埋伏就能解决的了。



所以,魏长天究竟打算怎么办?



一直到今天,还没有人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楚先平、梁振、韩兆、杜常,包括这三十万普通兵卒,所有人几乎只是出于对魏长天的绝对信任,才会毫不犹豫的奔赴新奉。



至于大家是不是真的相信他们可以赢下此战......



既然魏公子说了可以,那应该就是可以的吧。



............



午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我竟是书中大反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围城外的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围城外的钟并收藏我竟是书中大反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