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为了添一把火似的,马扩还补充道,“打断一下,下官前来出使之前,我家王爷还下令,在燕地各州再招六万人马。



也就是说,眼下我方有战兵近二十万,再加上战力不在宋军之下的民兵。如此,种将军还觉得大宋会是我家王爷对手吗?”



种师中一生都在军伍之中,对如今大宋兵马的战力一清二楚,说句不客气的话,倘若没了他们西军,大宋连一支能战的部队都找不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穆栩要派马扩前来招降西军的原因所在。



在心中思索片刻后,种师中终究还是接下了马扩给的台阶。



“罢了,老夫需要和各家家主商量一番,才能给二位明确答复。不过在此之前,老夫还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还请能够如实回答?”



“将军但说无妨!”



“不知你家王爷可曾说过,待大业有成之日,会怎样处置赵家?”



马扩心下一松,笑着回道,“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下官现在就能告诉将军。”



随即,马扩就将穆栩对赵家的日后安排,以及赵佶为何会下这样的旨意的前因后果,一五一十说了。



种师中听后,脸色好看许多,甚至情不自禁的起身,向北拱了拱手,赞道,“穆王爷仁义,老夫佩服!”



说罢,便吩咐儿子种世义,命其准备酒宴,他要设宴款待二人。



就这样,马扩、鲁智深一行便在种家住了下来。



而种师中本人则在当日亲手写就几份密信,派心腹送到西军各大将门,如姚家、曲家、刘家等等。



且说各家在收到种师中书信后,反应各不相同。



总体而言,主张静观其变、两不相帮者最多,同意者次之,反对者再次者。



但不管是何态度,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不愿和穆栩死磕。



出现这种现象,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这些西军将门大多参与了两次大宋北伐,所以对穆栩麾下大军的战力颇有了解,清楚自家西军不是对手。



第二,大宋这几年来,但有战事便要调动西军,使得西军各部损失惨重。



单是这样本没什么,可问题在于,大宋朝廷光顾着指派西军到处打仗,偏对军饷多有拖欠,使得好多西军主力不能得到及时补充,这就让大伙对朝廷怨言颇深。



其中第二点,正是历史上在和金国作战时,西军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



言归正传,种师中作为西军的领头羊,在面临大事抉择时,自要起个表率作用。



是以,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种师中与各家一直书信不绝。



最终,在经过一番商议后,以种家为首的西军将门达成共识,承诺两不相帮,既不帮穆栩攻打大宋,同样也不会听大宋调派,阻挡穆栩大军南下。



马扩虽觉得没能顺利招降西军,有些心有不甘,但对这个结果,也不是不能接受。



派遣信使先一步将消息传回去后,马扩、鲁智深便谢绝了种师中的挽留,告辞踏上归途。



……



马扩等人出使渭州的同一时间,宋朝使团在燕京早已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从红楼开始的名著之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终南野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终南野道并收藏从红楼开始的名著之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