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了多伦部,大军继续前进。结果没走多远,又撞上了一股骑兵。这帮家伙更加干脆,一看到刘家军特有的黑旗,他们便大喊:“投降,投降!我们要向大明的冠军侯投降!”



刘明遇不费一枪一弹,便又收编了三百多人。



然后,在傍晚大家扎营做饭的时候,又有六百多名蒙古骑兵跑了过来,请求投降。



孙承宗连连感叹道:“善战者无赫赫战功!”



对于前来的投降的蒙古人,刘明遇就按照部落的大小,委任镇守使或者捕捉使,这都是大明没有的官职,而唐朝才会设立镇守使。



当然,虽然唐朝有镇守使,但是常常以节度使、经略使加衔,而刘明遇颁布的镇守使就是一个镇子的规模,大体与镇长相当。其次捕捉使更为扯淡的了,那就是一个大保长,不足五百人的部落设为捕捉使。



追击之路,很快就像刘明遇推断的那样,成了非常轻松的武装行军。



一天收编了近三千蒙古骑兵的刘明遇痛并快乐着,因为这代表着,他手底下又多了一群人吃饭,而一天之内失去了近三千名蒙古骑兵的建奴连生气的力气都没有了。



莽古尔泰没心情去想这些,豪格也没心情去想这些,逃命都来不及了,谁还有心情去管蒙古人的死活?



但是,皇太极得知有这么多蒙古骑兵向刘明遇投降后,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腾起,直冲天灵盖,浑身直发冷!



他早就料到,此番惨败势并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很多原本慑于建奴隶的武力,不得不投靠建奴的部族很可能会离心,但他做梦都没想到这连锁反应会来得如此猛烈,短短一天就没了三千人,相当于一仗没打他们就失去了五分之一的士兵,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建奴用无数次胜利,无数次屠戮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霸业已经动摇了,他们失去了努尔哈赤为他们留下的“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战”这一笔无形的但又最为珍贵的财产,建奴在辽东,在朝鲜,在蒙古,不再是一个不可战胜的恐怖存在,那些墙头草开始重新倒向明朝了!



一开始,皇太极还不明白为什么刘明遇明明有盐湖城坚城可以依托,可以靠消耗战一点点消耗建奴的粮草、器械,最后用最小的代价耗到建奴撤军,稳稳当当的获得一场胜利,却毅然放弃了这一优势,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在二道梁与建奴展开野战,一仗便付出了七千人伤亡的惨重代价,现在他终于懂了!



刘明遇就是要用这样一场血淋淋的胜利向那些依附建奴的弱小部族看清楚,大明比建奴更加强大,投靠大明远比投靠建奴更加划算!



“釜底抽薪……”



皇太极心里发出一声无力的叹息。大金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武力上的,武力便是大金的根基,当明军用上万具尸体证明大金的武力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强大之后,这一根基也随之动摇了。



刘明遇,你好毒!



虽然想明白了,但皇太极却一筹莫展。



这根本就是个死局,事实上,在宽河河畔与明朝那两支铁军打得尸山血海的时候,大金的威信便开始动摇了,这次在二道梁惨败,建奴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盟友离心也就成为必然,他能看透其中的利害,却无力化解这场危机,除非建奴能用一场更大的胜利来证明二道梁的惨败只是偶然,他们依然强大!



问题是,失血过多的建奴大军,还有能力证明这一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tx程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tx程志并收藏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