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就可以合法的贩卖食盐,而食盐的大规模生产是在两淮,但盐引却掌控在边地的军队手中。



想要盐引,那么商贾们就必须把边军需要的大量物资,比如粮草等输送到边军的手中,这样才能换到盐引,然后才能在两淮购买食盐进行销售。



所以说,明朝的商人既从事商业活动,也帮助明朝运送物资。



因此,朱棣从没想过一棒子打死商人,不仅因为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更是因为明朝商人的特殊性。



要知道,这运送粮草的活儿可不是什么轻快活儿,更不是什么赚钱的活儿。



古代打仗的代价为什么那么高,就是因为大量的粮草其实都消耗在路上了!



就以这次北征为例,就算是不打仗,光是把粮草辎重送到前线,路上的船夫、民夫的消耗就能达到最少一成多则两成的地步,而且最重要的是这只是单程。



想一想,仗还没打就有两成甚至是近一半的粮草消耗在路上了,这消耗能不大吗?



而大明朝的商人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虽然打仗不可能把所有的粮草都交给世人眼中重利轻义的商人负责,因为没人知道这些商人会不会因为利益而选择卖国,毕竟前宋就有这样的先例,但哪怕是三成或者是一半的运输任务交给他们,对于大明朝来说也能够减轻不少的负担。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朱棣才没有期望自家大孙子能够给出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



在他看来,这就是教育而已,不管大孙子说的是对还是错都可以。



对了,那自然是最好的,既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还证明了大孙子的才能。



错了,那也无妨,没有人天生就是什么都会的,自己还能活不少年,慢慢教导就是了。



而事实上,他这个大孙子的第一句话也是在他预料范围之中的。



“爷爷,既然商税低且商人的财富过多,那您为什么不增加一下商税的比例呢?这既能够解决咱大明财政紧张的情况,还能从侧面解决问题,这不好吗?”



“哈哈哈!”朱棣哈哈大笑。



“孩子哟,这商税啊不是想降就能降的。”



朱棣很满意,自家大孙子还是太嫩了,但能够想到这一辙就已经很不错了。



“商人的地位虽然低,但他们有钱啊,所以他们的地位只是表面上的低,实际上在绝大多数人的心底都认为商人最起码比农户比工匠的地位高。”



“太祖高皇帝做出了降低商税这一举措一是因为当时天下初定,百废待兴,需要迅速发展起来才能够更早的解决北元这个问题,二也是因为从另一个层面上压低商人的地位。”



“和农户一样的税,谁也别笑话谁。”



“可是这样治标不治本啊!”朱瞻垶很是迷茫。



你说在洪武朝的时候百废待兴所以降低商税以求发展,这个可以理解,但这根本就是饮鸩止渴,商人的地位还是会随着财富的堆积水涨船高的。



“那我的大孙子有什么好办法啊?”朱棣摸着朱瞻垶的头顶,一脸慈笑。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showpo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日月江山永为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纨纨纨纨纨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纨纨纨纨纨绔并收藏日月江山永为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