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之后,这些明朝军民后代通过对土司的影响力不断策划反清起义,一代又一代,最终酿成乾隆朝这场旷日持久的“平川之役”。



然而由于明朝军民后代始终不能在金川这片区域形**数上的主导权,加之战争规模持续太久,导致原本与他们亲近的苗人、瑶人力量折损过大,所以周边的高原力量趁机进入金川。



虽然明朝军民同这些高原人因为共同敌人的原因也进行了合作,可显然这个合作远不及之前同苗人、瑶人之间的合作,因此屡屡发生高原人叛降清廷事件,导致明朝军民领袖,也就是那位卧底到了总督身边的谋士王秋被杀。



初步,贾六也只能如此拼凑了。



现在金川番军的组成及势力归属,相互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明朝军民占的比重是多少,高原人起到什么作用,因为缺少第一手情报,他无法做出任何判断。



大体上,金川这边的情况有点像清军同缅甸打的几次战事。



因为缅甸军中就有大量明末逃过去的明军后代,其中绝大部分是民族英雄李定国部的后裔。



虽经百年,衣冠不改,抗清光复中原的志向也始终在一代接一代的传承。



站在那些誓死抵抗异族的明军后人角度看这场战事,他们帮助缅军对抗清军肯定是正义的。



站在已经实质占领中国的满清角度看这场战事,一心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明军后代似乎又成了国家罪人。



很矛盾。



但又实实在在存在。



历史,不是史册上的寥寥几笔,而是掺杂了太多悲欢离合,掺杂了太多家国大义,掺杂了太多时代悲剧。



绝不是非黑即白!



贾六不会对无法回到故乡的同胞做评价,但他却终是明白为何乾隆要不惜倾尽国力、不惜折损无数士卒,不惜斩杀那么多督军大臣,甚至拒绝与金川高原势力的和谈也要踏平金川,原因就是这里有一团可怕火焰——反清复明的火焰!



星星之火,可以燃原。



乾隆大约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



吃完饭后,贾六让杨植去结账,之后带着杨遇春直接下楼走人,没同那帮满蒙子弟说一句话。



杨植结完账却又跟伙计要了只竹编的盒子,将没吃完的饭菜一股脑倒了进去。



贾六见了不由高兴,栓柱这家伙终是知道节俭,还晓得打包。



没想杨植说这些是带回去给狗蛋吃的。



贾六往竹编里瞄了眼,鱼啊肉的,没啃的兔子头还有两三只。



熊猫似乎是吃肉的。



因了金川有明朝军民后裔的事,贾六没了继续游玩崇州城的心思,早早回了城外军营。



他是汉军正蓝旗的领班,也是汉军八旗的第一布特哈,给自己招一个马夫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可以当作是自己带来的家生奴。



那边杨植拉着杨遇春去看自己养的花狗熊,常秉忠、王福那帮人又没回来,贾六闲得无事便去喂自己的白马。



随着太阳快要下山,进城的八旗子弟同苏喇们陆续回营。



安静的军营一下人声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大人,得加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傲骨铁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傲骨铁心并收藏大人,得加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