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东林看出了赵士麟的顾虑,他语重心长地说道
“抚台大人啊,自古所有暴利的勾当都在律例中写的清楚,眼下这般局面,论心不论迹吧。”
赵士麟摇摇头道“还是不妥,这可是担了天大的干系,一旦事泄就是灭顶之灾。”
“大人糊涂,&nbp;此事定然不会以您的旗号行事,全由卢某出面操作,若是出了问题,卢某一力担之,绝不多言,也算是报答了太夫人和抚台您的恩情。”
“不妥不妥,并非是本官不信先生,&nbp;只是这海上风浪难测,一旦出了问题便是血本无归,要不还是先开花捐试试?”
见赵士麟死活都不同意,卢东林只好暂时歇了劝说的心思附和道
“如此也好,抚台大人为官谨慎,卢某钦佩。”
在赵士麟的命令下,杭州府内的花街柳巷生意统统被课以重税。
几日时间从这上面狠狠搜刮了一笔银钱,引起了花柳生意的小幅度涨价。
常来的恩客们询问得知了涨价缘由后,纷纷痛骂赵士麟的无耻无良。
有些年轻士子就此事做了许多嘲讽诗,传扬出去惹出了好大的波澜。
卢东士麟跑不了,他马哈达也未必能落个好,毕竟明面上花捐的由头是为了还营债。
马哈达左思右想,最后下了狠心,他准备破财免灾。
赶紧把旗营从这些破事中摘出去,避免再让赵士麟打着营债的名义胡作非为。
于是在赵士麟公开表态后的第二日,马哈达大张旗鼓地将省城所有够品级的官员们邀请至旗营衙门。
当着众人的面他向赵士麟表示旗营衙门愿意免除一半的营债。
若是放在之前,赵士麟怕是要欣喜若狂了,但现在他心中是不愿意的。
本来按照他的想法,花捐会一直收下去,营债的事则先拖着,等到把迎接圣驾和加固海防所需要的银子都收上来后,再去还掉营债,停了花捐。
但众目睽睽之下,赵士麟实在想不出怎么拒绝,最后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赵士麟给出了两万余两银子,&nbp;代表官府还清了旗营的债,双方签字画押,在场众人都作了见证。
解决了营债之事,这花捐也就收到头了。
赵士麟之前可是把话放出去了,开花捐是为了还营债,现在营债没了,他也只能洒泪取消了。
七月中旬,满载货物的商船伪装成往海岸送军需的船只,光明正大地通过界墙入海向东,直奔日本而去。
商船出海后,赵士麟开始患得患失,一方面担忧商船会不会遭遇风浪和海盗,另一方面他对这收益也没数,生怕赚的利润达不到预期。
心神不宁的他每过几日就要催问卢东林船回来了没有,会不会出了什么意外。
卢东林每次都向他保证这些水手船员都是经常跑外海的,绝对没有问题,努力地安抚赵士麟的情绪。
一直到了八月底,商船顺利从日本返航,这些货物在银贱的日本卖了近十万两,让赵士麟欣喜若狂。
这下
“抚台大人啊,自古所有暴利的勾当都在律例中写的清楚,眼下这般局面,论心不论迹吧。”
赵士麟摇摇头道“还是不妥,这可是担了天大的干系,一旦事泄就是灭顶之灾。”
“大人糊涂,&nbp;此事定然不会以您的旗号行事,全由卢某出面操作,若是出了问题,卢某一力担之,绝不多言,也算是报答了太夫人和抚台您的恩情。”
“不妥不妥,并非是本官不信先生,&nbp;只是这海上风浪难测,一旦出了问题便是血本无归,要不还是先开花捐试试?”
见赵士麟死活都不同意,卢东林只好暂时歇了劝说的心思附和道
“如此也好,抚台大人为官谨慎,卢某钦佩。”
在赵士麟的命令下,杭州府内的花街柳巷生意统统被课以重税。
几日时间从这上面狠狠搜刮了一笔银钱,引起了花柳生意的小幅度涨价。
常来的恩客们询问得知了涨价缘由后,纷纷痛骂赵士麟的无耻无良。
有些年轻士子就此事做了许多嘲讽诗,传扬出去惹出了好大的波澜。
卢东士麟跑不了,他马哈达也未必能落个好,毕竟明面上花捐的由头是为了还营债。
马哈达左思右想,最后下了狠心,他准备破财免灾。
赶紧把旗营从这些破事中摘出去,避免再让赵士麟打着营债的名义胡作非为。
于是在赵士麟公开表态后的第二日,马哈达大张旗鼓地将省城所有够品级的官员们邀请至旗营衙门。
当着众人的面他向赵士麟表示旗营衙门愿意免除一半的营债。
若是放在之前,赵士麟怕是要欣喜若狂了,但现在他心中是不愿意的。
本来按照他的想法,花捐会一直收下去,营债的事则先拖着,等到把迎接圣驾和加固海防所需要的银子都收上来后,再去还掉营债,停了花捐。
但众目睽睽之下,赵士麟实在想不出怎么拒绝,最后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赵士麟给出了两万余两银子,&nbp;代表官府还清了旗营的债,双方签字画押,在场众人都作了见证。
解决了营债之事,这花捐也就收到头了。
赵士麟之前可是把话放出去了,开花捐是为了还营债,现在营债没了,他也只能洒泪取消了。
七月中旬,满载货物的商船伪装成往海岸送军需的船只,光明正大地通过界墙入海向东,直奔日本而去。
商船出海后,赵士麟开始患得患失,一方面担忧商船会不会遭遇风浪和海盗,另一方面他对这收益也没数,生怕赚的利润达不到预期。
心神不宁的他每过几日就要催问卢东林船回来了没有,会不会出了什么意外。
卢东林每次都向他保证这些水手船员都是经常跑外海的,绝对没有问题,努力地安抚赵士麟的情绪。
一直到了八月底,商船顺利从日本返航,这些货物在银贱的日本卖了近十万两,让赵士麟欣喜若狂。
这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