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元节前妥善解决了东宁与吕宋间的争议,双方皆大欢喜。



完成了任务的菲德尔怀着轻松的心情看着面前充满东方风格的庆典。



在逐渐热烈的气氛烘托下,菲尔德缓缓起身举杯冲着郑克臧鞠躬行礼,他行礼的姿势讲究,动作优雅,看着让人赏心悦目。



“殿下,我代表乌尔塔多总督谨祝您在爪哇的事业发展顺利, 但我要提醒您,英国人都是可耻的伪君子,您与他们合作必须加倍小心。”



菲德尔毫不掩饰他对英国人的不喜,抓住一切机会挑拨两者间的关系。



也就是今天法国人在场,不然菲德尔肯定要将法国人也加进伪君子的行列中。



郑克臧冲他露出礼节性的笑容,同样举杯回礼道:“多谢贵使的关心, 还请放轻松些,享受节日。”



菲德尔耸了耸肩,将杯中的美酒一饮而尽。



东宁上元节的庆典一直持续到深夜, 一直等到最后一盏官灯熄灭后。



原本如大江大河的庞大人群分裂成无数细流支渠向大街小巷中流散。



喧闹过后往往是寂静,经过了漫长的春节和灯节。



民众们数日间都沉浸在欢乐之中,已经支出和预支了全部的精力,等到上元节过后,所有人好似突然间萎靡起来。



官员们顶着黑眼圈上衙当值,商户们打着哈欠开门营业。



只有农夫和工人们似乎未受到太大的影响,他们仍是如往日般挥洒着汗水,一刻不停地耕作劳动。



被郑克臧亲笔提名为东宁纺织园的大型园区内,仿照着东宁制糖厂的先例,划分了不同的功能区域。



不同于东宁糖对工艺有很高的要求,纺织业是中国人做了千年的行当,造就了无数民间的行家里手,工艺门槛并不高。



另外,纺织业是结合机械进行生产的行业,对体力的要求并不像其他行业那么高。



相反对耐心和细致有较高的要求,这也使得许多女工可以参与到其中。



户部修建的东宁纺织园靠近生丝产地, 同时海陆交通都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朝廷并未像经营糖厂一样自己经营纺织厂,而是面向民间招商引资。



由朝廷提供场地,民间自主筹办纺织工坊,只需向朝廷缴纳一定的租金。



郑克臧仿照前世产业园的模式,针对来纺织园落户的纺织工坊们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引发了民间商人们的踊跃响应。



纺织园建成后不过小半年的时间,园区内一个个纺织工坊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纺织机的沙沙声伴随着工人们的谈笑声回荡在园区内,一切都是那么热闹,一切也都充满着活力。



在最东侧的纺织工坊内,许多工人围成了一个圈,他们小声地相互议论,不敢抬高声音,生怕打扰到中间那人的操作。



这家纺织工坊的老板名叫刘之维,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商人。



他早年间就在承天府郊外开办了一家纺织工坊。



只是随着郑经西征失败退回东宁后,缺乏原料来源让他的工坊难以维持,最终无奈倒闭。



自从郑克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我乃郑氏四代目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四联折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四联折圭并收藏我乃郑氏四代目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