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吉田松阴满腔热血,跑到华夏寻求富国强兵之策。吴捷看着吉田松阴,忍不住心生感慨:
吉田松阴只是一个手中无权的、被藩主开除了仕籍的浪人,却依然心怀国家,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日本国内还有千千万万个武士,也就有成千上万个吉田松阴。
与华夏不同,日本并无科举制度,充当各级官吏的都是武士。一个合格的武士除了要习武打仗,还得经常修习学问,学习茶道、音乐、围棋等各方面的雅事。
华夏各级官吏组成较为复杂,最尊崇的当为科举正途出身,还有八旗宗亲、捐纳等。官吏多为文人,文官轻视武官,缺少尚武之风,也没有日本武士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包容开放的胸襟。
在晚清这个风云际会的年代,对于中日韩这种儒家文化圈的国家而言,政府官员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控制较严。国家政府官员队伍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国家未来发展的潜力。
满清官员整体不如日本武士,文官不行,武将更不行。太平天国官员皆出身草莽,见识有限,又受拜上帝会钳制思想,更得不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同文同种,理应相互提携,共同对付西洋入侵。不然,我们同为黄种人,将与印度人一样,面临被白种人亡国灭种的危险。
“历史上,日本一直游离在华夏朝贡体系之外,与华夏文明相对疏离。现在,为了富国强兵,中日应该联手,实现东亚共荣。
“日本的希望不在幕府,而在长州、萨摩两藩。中国的希望不在满清,不在太平天国,而在复兴会。松阴兄,为了东亚共荣,为了保种存文,我们要一起努力呀!”
吴捷面孔冷淡,话意却极为殷切。
吉田松阴看过吴捷的话,大受鼓舞。他屈膝下地,向吴捷行跪拜大礼,然后在纸上写道:
“会长提出东亚共荣、中日提携,讲得极好,立意极高,瞩目极远。若果能实行,我中日两国必将摆脱厄运,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吉田松阴的弟子金子重辅不明就里,也连忙跟着老师一起下跪。
看到吉田松阴二人下跪,吴捷稍感满意。眼前的这个日本浪人,令吴捷又爱又恨。若华夏大地上也能大量涌现吉田松阴这种殷切报国、积极西长敢于舍苏浙而攻两湖,确实**远瞩,令人佩服。”
吉田松阴使用楷笔字体写字,写得甚慢,甚是认真。吴捷看过他的对答,颇感满意,又问道:
“我刚入主天京,欲请幼天王御驾亲征。却有人私下议论,说我挟天子以令诸侯,不知吉田兄怎么看?”
吉田松阴当然不敢说吴捷的不是,他脸上闪过一丝狡黠的笑容,对道: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三国曹孟德一世枭雄,却瞻前顾后,始终奉汉献帝为天子。到后来,曹氏大权旁落,司马氏却乘隙而起。曹操辛苦一生,最后都为司马氏做了嫁衣裳。
“幼天王不过是个草头大王,若没有会长,恐怕早就在天京事变中死难了。复兴会主张民主共和,会长岂不知元末韩林儿的故事?”
韩林儿是元末红巾军领袖韩山童的儿子。韩山童死后,韩林儿被刘福通等拥立为帝,称小明王。朱元璋曾借助韩林儿号令各路起义军,后又派部将廖永忠溺死韩林儿。
吉田松阴只是一个手中无权的、被藩主开除了仕籍的浪人,却依然心怀国家,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日本国内还有千千万万个武士,也就有成千上万个吉田松阴。
与华夏不同,日本并无科举制度,充当各级官吏的都是武士。一个合格的武士除了要习武打仗,还得经常修习学问,学习茶道、音乐、围棋等各方面的雅事。
华夏各级官吏组成较为复杂,最尊崇的当为科举正途出身,还有八旗宗亲、捐纳等。官吏多为文人,文官轻视武官,缺少尚武之风,也没有日本武士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包容开放的胸襟。
在晚清这个风云际会的年代,对于中日韩这种儒家文化圈的国家而言,政府官员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控制较严。国家政府官员队伍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国家未来发展的潜力。
满清官员整体不如日本武士,文官不行,武将更不行。太平天国官员皆出身草莽,见识有限,又受拜上帝会钳制思想,更得不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同文同种,理应相互提携,共同对付西洋入侵。不然,我们同为黄种人,将与印度人一样,面临被白种人亡国灭种的危险。
“历史上,日本一直游离在华夏朝贡体系之外,与华夏文明相对疏离。现在,为了富国强兵,中日应该联手,实现东亚共荣。
“日本的希望不在幕府,而在长州、萨摩两藩。中国的希望不在满清,不在太平天国,而在复兴会。松阴兄,为了东亚共荣,为了保种存文,我们要一起努力呀!”
吴捷面孔冷淡,话意却极为殷切。
吉田松阴看过吴捷的话,大受鼓舞。他屈膝下地,向吴捷行跪拜大礼,然后在纸上写道:
“会长提出东亚共荣、中日提携,讲得极好,立意极高,瞩目极远。若果能实行,我中日两国必将摆脱厄运,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吉田松阴的弟子金子重辅不明就里,也连忙跟着老师一起下跪。
看到吉田松阴二人下跪,吴捷稍感满意。眼前的这个日本浪人,令吴捷又爱又恨。若华夏大地上也能大量涌现吉田松阴这种殷切报国、积极西长敢于舍苏浙而攻两湖,确实**远瞩,令人佩服。”
吉田松阴使用楷笔字体写字,写得甚慢,甚是认真。吴捷看过他的对答,颇感满意,又问道:
“我刚入主天京,欲请幼天王御驾亲征。却有人私下议论,说我挟天子以令诸侯,不知吉田兄怎么看?”
吉田松阴当然不敢说吴捷的不是,他脸上闪过一丝狡黠的笑容,对道: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三国曹孟德一世枭雄,却瞻前顾后,始终奉汉献帝为天子。到后来,曹氏大权旁落,司马氏却乘隙而起。曹操辛苦一生,最后都为司马氏做了嫁衣裳。
“幼天王不过是个草头大王,若没有会长,恐怕早就在天京事变中死难了。复兴会主张民主共和,会长岂不知元末韩林儿的故事?”
韩林儿是元末红巾军领袖韩山童的儿子。韩山童死后,韩林儿被刘福通等拥立为帝,称小明王。朱元璋曾借助韩林儿号令各路起义军,后又派部将廖永忠溺死韩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