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共同理政。接到吴捷奏章后,两人大吃一惊。现如今,吴捷已经受封楚王,代幼东王执政,虽不是军师,却胜似军师。他在天京城内坐拥一万五千亲军,城外又有杨辅清五千人马。



天京似乎又恢复成了天京事变前的态势:东王府一家独大,再次压过了天王府。



天王久不执政,缺少亲信武装,可倚恃的力量并不多。对于天王府来说,秦日纲无疑是天京城内最具实力的支持者。一旦吴捷把秦日纲调走,无异于釜底抽薪,将掐断天王府在京城的最大奥援。



蒙得恩览毕大惊,对陈承瑢说道:“楚王此举大为不妥。燕王劳苦功高,又是金田起义元勋。自天京事变以来,人心未定,有燕王在天京,人心方能安定。楚王将燕王调往前线督师,恐怕会引起天京军民不安呀!”



陈承瑢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说道:“老兄此言差矣。如今幼天王继位,幼东王袭爵,楚王亲自坐镇东王府,天京无人不服,军民安定。哪有什么人心不安的说法?



“况且,天京事变前,燕王便在镇江、金坛前线督师。燕王围攻金坛一个多月,没有尺寸之功,反而带兵回京,与北奸阴谋弑杀东王,酿成天京事变。



“放眼天国,不仅是翼王,还有其他无数人对燕王恨之入骨。楚王以大局为重,并未追究燕王的过错,反而把他派往前线督师,期望他戴罪立功。这是何等的胸怀?老兄可不能误解了。”



蒙得恩看着陈承瑢,觉得这人形象逐渐模糊,再也不是他心目中那个曾经患难与共的老伙计了。



赖汉英也在一旁叹了口气,说道:“老蒙,楚王说得也有几分道理。燕王也是自作自受。他之前犯下大错,被全国军民唾骂,如今又大权旁落,心里一定苦闷得很。若他能够戴罪立功,也能将功补过,挽回一点名声。



“况且,天国旧有规矩,天王从来都不驳回东王的奏章。如今,天京百废待兴,咱们还是以和为贵,竭力维持天王府和东王府的团结。只有我们团结起来,才有兴复天国的希望。”



赖汉英来路不正,蒙得恩早就对他有所怀疑。无奈,他是幼天王的舅舅、正宫娘娘赖莲英的亲弟弟。天王宗亲更信任赖汉英,而非蒙得恩。



蒙得恩气呼呼地说道:“你们都同意,我能有什么意见!咱们看幼天王怎么说吧。”



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体验更佳。幼天王只有七岁,又没受过什么良好的教育,哪有什么意见?最后,天王府果真下诏,批准了吴捷的奏章。m.



不过,秦日纲毕竟是太平天国勋臣,也是太平天国仅有的几个王爷。吴捷不敢大意,借口视察天京城防,路过燕王府,邀秦日纲出门谈话。



秦日纲闻说吴捷过来,急忙出门迎接。吴捷却不进王府,邀秦日纲并马而行,视察城北防务。



两人打交道并不多。两年前,在田家镇之战中,秦日纲作统帅,吴捷为九江守将,两人有过短暂的接触。秦日纲坚毅、木讷、勇敢,一丝不苟地执行杨秀清的指示,给吴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在,秦日纲仍然一副执着坚毅的样子。只是经历过天京事变,他手上沾满了东殿和翼殿的鲜血。面对着兵马雄壮的吴捷,秦日纲难免感到有些不安。



吴捷说道:“燕王,最近句容、溧水一带战事吃紧,清妖步步紧逼。张国梁、虎嵩林、余万清等人都是你的手下败将。我想来想去,只有让你去前线督师最为合适。



“前面天京事变,你被韦昌辉欺骗,犯下了大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晚清第一枭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左茂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左茂行并收藏晚清第一枭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