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公司将以全资子公司的形式,在上海投资设厂。上海子公司将以民用企业为主,一期准备先建热水瓶厂、火柴厂、棉纱厂、印刷厂、水泥厂五家工厂。



届时,上海的洋行、华绅、华商皆可投资入股这五家工厂。这五家工厂受中兴公司总部领导,采用类似的股权架构和组织章程。



这五家子公司,拟在上海公共租界内设厂,遵守租界法律。子公司从国外采买原料、出口产品,均经上海江海关出入关。



经过三天紧锣密鼓的谈判,中兴公司与上海名流达成合作共识,签订了一份合作备忘录。



接下来,上海各大洋行代表、宁波银行家、上海士绅开始与中兴公司具体洽谈合作事宜。他们力量相对分散,话语权不够,与中兴公司讨价还价的余地不大。



中兴公司潜力巨大,存在持久、稳定、高额的获利预期。这些上海名流争相与中兴公司合作,生怕落后一步,被其他人争了先。



吴捷对此次洽谈总体较为满意。但在中兴公司内部、复兴会内部都存在杂音,认为此次引入外部投资者,有可能带来风险,甚至可能引狼入室。



譬如,中兴公司的士绅股东就公开放言,说中兴公司本来就不缺投资者。九江之战后,各地华商一窝蜂地涌向中兴公司,希望出资入股中兴公司。



前面,中兴公司已经向世人证明,董事会有能力管好这家企业。与其引入洋行、外商投资,不如吸收华商入股。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洋人一向骄横,入股中兴公司后,难免又要无事生非。董事会有能力控制华商股东,却难以应对外资股东。



复兴会内部也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中兴公司本由复兴会牢牢掌控,现在引入外资,有可能动摇复兴会对中兴公司的控制。



特别是,复兴会要在上海设置子公司,要出口产品到海外,这将泄露中兴公司的商业秘密,进而侵害复兴会的核心利益。



不管外界有什么杂音,吴捷都坚持己见,力排众议,坚持与上海名流们签署合作备忘录,进而达成各项合作协议。



吴捷在《振兴报》上发表评论,向公众解释招商引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他认为:



一、招商引资是扩充中兴公司实力的必要之举。



公司实力并不取决于公司股本多寡,也不在于资金充足于否。



未来,中兴公司能否发展壮大,在于管理层能够制定、执行正确的发展战略;在于能否打开市场销路,突破外商、满清政府的封锁;在于能否开拓国际市场,拓展生存空间。



为此,中兴公司必须接受国际通行的商业法则,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融入国际市场。



假如中兴公司故步自封,拒绝招商引资,将与闭关锁国的满清无异。即便中兴公司有良好的产品,也会被外商模仿、赶超,难以进入国际市场,难以获得持久稳定的利润。



二、招商引资是提高公司竞争力的关键之举。



中兴公司将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所有权、经营权的分离,引入审计制度、会计制度、独立董事等科学管理制度。



表面上看,复兴会对中兴公司的掌控有所减弱。但此举将大大强化公司竞争力,中兴公司将主动适应市场规则,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健康发展的活力。



复兴会仍将掌控公司董事会,进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晚清第一枭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左茂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左茂行并收藏晚清第一枭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