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建会馆,无偿地帮着那些同乡。



有这想法的人可能不知道进士的重要性,和大乾人的地域抱团性。



进士为何?如今满朝的文官、地方上的主政者,几乎都是科举一途出身,而科举的最终点,就是进士。



也只有进士,才具备踏入最高庙堂的资格。



一个地方进士数量的多少,就直接决定了未来这个地方在朝堂上能发出多大的声音,能谋取多大的利益。



";



这年头儿交通不便,一个人一辈子也不见得能跑出去多远。



正因如此,从同一个地方出来的人面对外人时,就格外具有亲切感,同乡之间的抱团的现象也更加厉害。



从前的大乾朝堂上还有齐党、楚党、徽党等等同乡官员抱团而成的党派,只不过后来因为某些原因,这样的党派渐渐消弭了。



但即便如此,每个地方的百姓、商人还是盼着自己当地能多出进士。



这不仅是荣誉感的问题,还代表着切切实实的利益,进士官员们会反哺家乡,努力地为家乡的父老谋福利。



就算你不主动谋福利,也有许多其他隐形的好处。



就拿最直白的来说,严嵩出身于分宜。



他在朝中任左相时,分宜的知县、郡守定然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他们绝不敢在左相大人的老家肆无忌惮、鱼肉百姓。



这不就相当于百姓的生活变相地上了一个台阶吗?



李乾也知道一个很经典的例子,还是前世的改革家张居正,他未曾入内阁时便看到了明朝的漕运弊病,曾好几次提出过要将漕粮海运,缓解朝廷压力。



但他入了内阁、当了首辅,有能力办成此事之后,就决口再也不提此事,甚至还出手打压坚持漕粮海运的官员。



原因便是,想要在海上运粮,河上的漕船太小,必须要经得住风浪的大船才能走海路。



但造大船就得要大木材,当时全国只有张居正的老家——湖广适合取用大木,但要那么砍树、再将树木运出省,必然会极大地劳民伤财,让百姓多服徭役,苦不堪言。



再加上当时漕运集团的阻力等等,张居正便打消了海运的想法。



想想便知,若换一个别的地方出身的、手段强硬的首辅,必然不会在意你湖广百姓的死活,由此可见,在朝中有个位高权重的同乡是多么重要。



关闭+畅/读=,看完整内容。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还只是对地方的好处,对诸侯国来说,其中的好处更是数不胜数。



有了这些好处,他们怎么可能不热衷帮助同乡的举人?



李乾边想边走,不一会儿几人就来到了人群的外围。



即便是大冬天,依旧有许多举人套着拉风的圆领黑绸袍,彰显着自己的身份,当然黑绸袍下面肯定还要套棉衣的,要不然就真是“要风度不要温度”了。



“这位兄台,里边有啥热闹事儿?”



外面的围观的一个举人被郑冠扒拉过来,脸上的热情和嘴角的笑却肉眼可见地冷化下来。



可他见到郑冠的脸时,却直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刁民竟敢害朕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刁民竟敢害朕并收藏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