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没搭理蔡京与他的一干党羽,李乾直接就定下了廷议。



“还有别的卿家要奏事吗?”



李乾环视着下方群臣。



过了片刻也没人开口,他便直接宣布了退朝。



朝臣们出了乾阳殿,有些人心里还犯嘀咕。



未时不是个好时候。



皇帝陛下为何要选这么个时刻,在承天门外廷议呢?



只是吃完中午饭,到了未时、来到承天门广场的时候,大家才纷纷回过味儿来。



陛下也太踏马缺德了!



承天门五凤门楼上, 李乾一席赤黄色龙袍,坐在椅子上,居高临下地望着下方群臣。



他头顶上是老太监叫人搭起来的圆顶华盖伞,两侧还有小宫女手持黄龙团扇给他扇着风。



放在前世,未时也叫下午一点。



即便李乾有遮阳伞,还是热的头上渗出几滴细汗,正拿着一碗冰镇枇杷露小口地喝着。



嗯, 等会儿肯定得跟这些人好好掰扯掰扯, 得先保护保护嗓子。



而在下方, 朝臣们却没他这么好的待遇了。



朝臣们吃完了午膳,来到了承天门前,往常满是朱色的人群里,也混入了一个个青袍的谏议大夫、给事中、御史。



今天的阳光格外毒辣,直直地照在大臣们身上,只是站了一会儿,就感觉头顶的乌纱大帽仿佛成了一块正在燃烧的火碳,灼的人脑门发红。



而裹在身上的绯袍似乎也快要烧起来,挣不脱,甩不掉,白单中衣早已被汗水浸透了大半,湿哒哒地粘在身上。



水火两重天。



看着日晷上的针影缓缓挪动,最终来到了未时,外围的殿中侍御史扫视了一眼在场大臣,放下手中纸笔。



人都到齐了。



李乾瞥了一眼下方已经开始渐渐汗流浃背的百官, 也没继续为难他们。



他又不喜欢虐待人, 只是想借此表达一下自己的不满。



程度适当就行了。



万一有个中暑昏过去的, 这廷议还开不开了?



整的李乾像个昏君似的。



“大伴,给他们上座椅,伞盖,冰饮。”



“是,陛下。”



老太监躬身应声,随后才扯着嗓子对下面喊道:“陛下有旨,赐座椅、伞盖、冰饮!”



随即就有宦官们抬着一顶一顶伞盖、椅子,还有一桶桶冒着白气的酸梅汤从城门楼里出来,给诸位大人们安排上。



瘫在椅子上,用宦官递过来的绢布抹着汗,一口冰冰凉的甘甜酸梅汤下肚,大臣们就仿佛重新活过来一样,纷纷抬起眼,望向上方的皇帝陛下,说不出是个什么复杂的心情。



“诸位卿家。”



李乾站起身来,走到阳光下,朗声道:“今日朕选这么一个时候,并非是故意要为难你们。”



“而是此事之蹊跷, 在朕看来实在匪夷所思也。”



“古有刽子手午时三刻,开刀问斩,就是要借着煌煌天光, 令惨死之人魂飞魄散。”



“今日朕也有此心思,欲借日光,好好地驱一驱这肆无忌惮的妖魔鬼怪,魑魅魍魉。”



大臣们沉默了片刻,还是蔡京擦了一把汗,颤颤巍巍地首先站出来,拱手道:“臣谢陛下赐座,陛下携天威,定可扫清朝中污秽,还我大乾一个朗朗乾坤!”



他心中稍稍松了口气。



照皇帝陛下这语气,廷议选的不是最激烈的午时三刻,而是后面的未时,说明皇帝陛下还是想留一线的,并非真正地要让人“魂飞魄散”。



文武百官们也随之起身,感谢皇帝陛下的赐的伞盖、椅子和酸梅汤。



“都坐吧。”



李乾也摆了摆手,回自己的椅子上坐下:“带宋昪上来之前,朕还是想问问诸位卿家,对昨日陇西郡丞上的奏章怎么看?”



大乾也有“邸报”这玩意儿,也叫做邸抄。



大臣们的奏章过通政司的时候,就会被专人再抄录下来,整理成一份报纸,发放给京官们,再送到全国各地,发给各地郡县长官。



这也是各地州郡官员了解朝廷前沿政治动态的一个途径。



昨日的奏章,外地官员或许没看到报,但这些消息灵通的京官们肯定早就知道了。



“回陛下,臣以为天火之说,乃无稽之谈。”



魏征起身,沉声道:“不外乎有人贪墨常平仓粮食,如今赈灾需要用粮,然常平仓却都是空的。”



“这些人害怕行径败露,便一把火烧了空仓,对外宣称粮食也被烧光了,如此便可免去贪墨之罚!”



魏征说完,人群中一大片御史也跟着发声,纷纷附和魏征的话。



“陛下,必须严惩贪墨的贼子!”



“贪渎之举不可放任滋长,国朝纲纪败坏正是由此而来……”



李乾放眼望去,果然说这些话的御史大都是年轻人。



除了这些人之外,其他文武官员们基本都在保持沉默,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李乾望着这些年轻的御史,还有几分感慨,轻轻点了点头:“朕知道了。”



“带宋昪上来吧!”



他话音落下,随后便有两名身强体壮的宦官领着一身绯袍的宋昪从侧朝房里出来。



李乾也是第一次见到此人,居高临下地打量着这个现任陇西郡守。



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油光满面,脑满肠肥。



只不过如今似乎是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所以有些畏畏缩缩。



“都别愣着了,廷议不是得有人主笔吗?”



李乾望着下方朝臣,朗声道:“该怎么商量就怎么商量吧,先当朕不存在就行!”



朝臣们一下子愕然,对这转折没反应过来。



方才那么严肃,兴师问罪的味道那么重,怎么又突然让大臣问了?



朝臣们纷纷抬起头来,打量着皇帝陛下,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吏部左侍郎王亶望抹了把汗,一脸无奈地站起身,拱手道:“回陛下,值此时刻,执笔再记载又有何用?”



“况且陛下圣驾在此,又哪里有下臣卖弄的份儿?”



他没想到,这锅左转右转,又回到了他头上。



下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刁民竟敢害朕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刁民竟敢害朕并收藏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