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天意弄人,如之奈何。”



“原想今日‘钱货两清’,收得那宋娘子尸身,送上山庙,让我儿与她合为一人,借尸还魂。”



“但今日却是这般境况,上天何薄我儿啊。”



……



晌午,永嘉县,东市客栈楼上。



从北乡回来的曹承在客房里含泪怨天。



左边香桉旁,站着一位帷帽白衣的女子,其形时隐时现,乃阴魂之身。



桉上香火,丝丝流向其身,充盈其魂。



此女名叫曹英,乃曹承之女。



因母亲出身将门,她自小习得一身武艺,最善骑射,手中弓箭能百步穿杨,志气不输男儿。



曹承甚是喜爱此女,万般娇宠,曾想‘等到女儿十八,与她招赘一婿’。



奈何其天不予寿。



曹英未能活到十八,十七那年上山狩猎,被树枝掉下的毒蛇咬伤,不治身亡。



曹女死后不愿下地府,衡州城皇三次差人拘其阴魂,皆被她持弓射跑。



此后再无阴差敢去拿她。



曹承将她阴魂养在闺阁,怕她寂寞,请来崔先生教授诗书。



那崔先生也非凡人,乃是老死的鬼狐,在衡州乡下办‘石鼓堂’授学,自诩‘狐中学究’。



曹英自从拜他修学,文静不少,去了任性,养灵秀于心。



如此过了三年,曹英已能倒背儒家经典,寻章摘句做学问,有‘生员之才’。



一日,崔先生见曹承,与他说:“令女劫数已满,可以借尸还魂了。”



曹承问:“何为‘借尸还魂’?”



崔先生说:“寻一新死之身,使她魂入其壳,二人合一便是‘借尸还魂’。”



“但其身不能有损伤,亦不能有缺,五脏六腑须完好。”



“待借尸还魂后,我再传她‘复貌之法’,使其还回本来面目。”



“如此员外可得一个新女儿。”



曹承很是欢喜,说:“小可愿奉上千金,与先生买此‘还魂之术’,只用一次,概不外传。”



崔先生却笑对他说:“我不通此法术,只晓得‘还原面目之法’,欲求‘借尸还魂’,还需另寻高人。”



曹承闻此,便差人四处打听。



五月初,有人从温州捎信回来。



信中说‘云加寺有一主持大和尚,有此神通法术,能使死鸟复生,员外可来当面一问’。



曹承见信,在家料理完诸事便来温州,备下厚礼上山拜庙,求见广大和尚。



那大和尚直言相告:“老僧能助人借尸还魂,但需百两黄金、百两文银、百贯铜钱,再送来一具尸首,方能使令千金复生。”



曹承有所怀疑,请他一试神通。



广大和尚便让徒弟用弹弓打下一只鸟来,口中念咒,啐一口吐在掌心,揪出小和尚魂儿,掷入鸟儿身中。



小鸟围着曹承而飞,后用喙沾墨,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聊斋狐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士心本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士心本尊并收藏聊斋狐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