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大清早挂白灯笼,可是老太公殁了?”



“不是苏太公,听说是老夫人……”



……



清早,杭州西城西河畔,几个妇人在河边洗衣,望着河对面苏府交头接耳。



见苏府门外一众下人头戴孝帽,各行其事。



有的贴白门联,有的挂白灯,有的洒纸钱。



府内更是繁忙,或是准备丧礼,或是穿戴丧服。



西河向东一里桥小岸口,刘彦与桥下船家见礼,问:“老翁可去西湖?”



身后李怜云一身雪绒氅,头戴白帷帽,帽檐落下薄绢到颈部,以作掩面。



左右站着素儿和明儿两丫鬟。



那船家仰面一眼,便知这家乃书香门第,拱手笑道:“去西湖,只要大官人和夫人不嫌弃我家船破,老朽便渡。”



刘彦、怜云相视,下桥走到岸口说:“若是老翁船破,如何浮在水上?”



船家哈哈一笑,搭下船板请他们上船,收拾起船房里的杂物。



刘彦牵手娘子,询问老人家尊姓。



船家回头道:“老朽姓严,独自一人过活,家人都染瘟死了,就剩我一把老骨头。”



船屋收拾好后,严翁请相公、娘子进来坐。



刘彦撩衣钻进船舱,与船家谈论生计。



严翁立身船头,右桨一推岸,两手背划着笑谈自己如何度日。



他面上开朗沁润人心,虽是老者身,却有壮年气,不显垂老之态。



刘彦从其身上看到【人之生,在于欢】。



这句话出自《内篇·君见心》一章,其意是‘人的生命在于欢畅’。



后面还有一句话:‘心欢畅之人,生不存忧愁,乐天知命,任由自然,所以能身不存邪气,寿命自然长久,心气自然强健。’



刘彦观船家严翁,正应了这句话,向其求教‘欢畅之法,治心之道’。



严翁笑颜更开,说起自家排忧之法,东一句西一句,想到什么说什么。



刘彦坐在船屋门口,听得津津有味,身学中不断有对应之句冒出。



两丫鬟含笑旁听,也被他们欢谈所染。



李怜云品味其理,暗言:“船家不读诗书,却能道理自明,其因就在心窍间。”



“夫君之所以通达,也在于君心和道义。”



说着话,不知觉船过了西城水门,进入一条更宽的河道。



此河名叫清湖河,东连运河,西通西湖,又叫‘西河’。



河边沿岸渔船、渔家众多,南有良田,北见官道。



望前方炊烟、水气杂糅,山雪、民家、河湖,宛如一卷冬日水墨图,远远听见寺庙撞钟声。



西湖一带,僧院众多,大大小小共十六座寺庙,远近不一,遍布西湖四路之地。



最近寺庙叫吉庆寺,沿河西望五六里,可见僧院落于西湖北路。



今日寺庙门前车马众多,商贩吆喝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聊斋狐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士心本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士心本尊并收藏聊斋狐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