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他拜你为师,认你做个亚父如何?”



刘彦笑颜道:“且等降生之后,看看是男是女。前面已是槐花巷,万山可回了,回府多宽慰你姐。”



“还请世才替我答谢两位仙家。此恩情,我杨陆两家记下。”



说着,杨万山不再多送,反身回县衙。



刘府后院,书房。



荀舫主、于太公比刘彦早回来一炷香,正与狐鼠二生员、阿九、萱儿众女说‘今日南乡事’。



刘彦回家先见过母亲,后进到书房,把万山礼谢之言转述,拱手做礼数。



分顾二仙说:“姐姐、太公功劳甚大,我家未曾备宴,便答谢两位一碗汤圆。说来我肚子也饿了,陪两位同吃一碗。”



说话吩咐阿九煮汤圆,让玉娘接取出《汤圆赋》。



不多时,屋内一书生二仙家,各持一碗汤圆,品尝慰藉心腹,谈笑世才用计。



千里之外,洛阳大雪。



宫中御书房,天子端坐细读‘临安刘奉义回信’。



小太监端着三碗热腾腾的汤圆入房,香甜之气引动左右二臣好奇和食欲。



大太监接过一碗奉上书桌,未敢出声搅扰天家读信。



赵天家闻见米酒热气,落下信看煮好的汤圆,说:“果然如君子信中所言,白白胖胖一碗浮圆子。”



“御膳房是否照着信中方法煮制?”



大太监回禀:“奴婢亲眼看着御厨熬煮,方法皆照刘奉义所说。”



“汤中只加米酒,奴婢偷嘴,在御膳房品尝一丸汤圆。”



“滋味绝美,内藏桂花芬芳,沁人心腑,妙胜诗词。”



赵天子食欲上来,端起这碗汤圆先喝汤水,酒香甜意入心,后小口品尝这千里送来的桂花汤圆。



才吃下半个,他便分顾执天、观天二司卿家说:“你们也快品尝,这汤圆滋味甚好。”



说着,又问心腹太监‘还剩多少个’,安排御膳房都煮了,送去后宫与皇后妃子品尝。



大太监领喏离去。



执天司台吃完一个,暗赞:“此物着实美味。刘奉义回信又送汤圆,使人意想不到。不知他做的什么文章?”



观天司台另有猜想,暗道:“汤圆之中包桂花蜜,好似治国理政之思。莫非他借汤圆,讥讽朝堂那些口蜜腹剑之人?”



赵天家也在品汤圆思量,心说:“汤圆外表不显奇异,但内中另有乾坤,吃下清香甜美,暖人心腹。此寓意‘仁政’。”



“刘世才是借汤圆告诉我,施仁政不在表,而在于里。”



“表面仁义非仁义,使天下百姓尝到甜头,才是真正仁政。”



“犹如这汤圆一般。”



“妙哉,他怕干涉朝政,就借此物与我阐解仁政。一举两得。”



“若能一直来往书信就好,我身边缺乏他这样的君子。”



君臣三人,一人一个想法。



谁也没猜出刘彦回信送汤圆,乃为临安百姓之真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聊斋狐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士心本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士心本尊并收藏聊斋狐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