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所得香火,胜比过去三年!”



“而且礼数甚高,似我等小县阴神,过去哪得这般礼遇?”、



……



西村野地,城隍庙前。



一场热闹的祭祀结束后,留下一地的香灰余烬。



寒风卷着淡黄香火气浮空,聚拢升腾三丈, 其中显现城隍、判官、主簿神形。



他们目送返城的君子、官家、百姓,笑谈所得香火和儒家礼法。



判官道:“最难得的是,那先生烧来‘真学墨宝’,以真学祈神,请我等办事。”



“有这封书信,足以装点大人门面了, 无需再求谢帖。”



主簿嗯声点头,与他同看城隍老爷手中那封信。



信封‘临安城隍启’五字珠玑显明真学, 映照他们阴神。



而内容, 其实就是祭祀前‘刘彦与城隍蒙朗所说那些’,乃请上神一查‘潘生与庶母前世恩怨’。



不过,书面言词远比君子口述显得丰盈。



刘彦写书信的笔法,即有文章之彩,又有练达人情,还有‘道理’在其中。



蒙朗看完此信后,神灵被他‘文词’驱使一般,生出‘我当帮他办此事’之念头。



使得这位城隍神灵抖擞三次,暗惊‘儒家妙笔通神’!



他拿起手中信,复看封面文光暗说:“道家法咒律令,天家王法敕令,皆能通玄明,号令驱使鬼神。”



“世才先生这封‘请神信’,却与二者不同。”



“他是以微妙言词,直通我神灵。词句微含天地道理, 驱使我的便是其中‘道理’。”



“天大地大,道理最大!”



“我纵是神道中人, 闻此‘道理’,也要顺从‘它’。”



“儒家诸子,真是玄而圣明的存在。”



“儒术之精妙,就在对道理的阐解和运用。”



“先生已得其中三昧,所以笔下通神驱神!”



思量至此,蒙朗把书信收入袖中。



决定顺从信中‘道理’和自家心念,助君查明此事,这也是他分内应尽之事。



“你看,他来了。”



判官手指几丈外拄拐过来的村老者。



主簿和城隍各都举目望去。



见那老者满头银发,左右儿孙搀扶着,正是早晨在村口求刘世才,想在东山鬼谷下葬的老人。



他仰面看着庙门前飘起的香火气,见气聚而不散,便知神明存身其中,两手推开儿孙,跪地上拜扣头。



“小人拜见大老爷。”



他一拜,儿孙慌忙跪地。



虚空香火气收拢降下,城隍显出虚像说:“谭翁请起, 你可得先生允许?”



被称‘谭翁’的老者起来道:“先生已允许小人下葬东山谷,小人来就是禀明大老爷。”



城隍蒙朗望东山说:“只要得先生允许, 鬼谷乡民就不会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聊斋狐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士心本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士心本尊并收藏聊斋狐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