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寒气至,北风细雨凄。



下元祭东湖后,临城水乡人人皆知‘相君显圣’。



有关‘君家生前身后事’于坊间传开,百姓对于鬼神之信更添热衷。



今早家家门前烧纸钱,或是祭奠亲人,亦或祈神保佑。



香火气一时盖过了城中煮药气、造饭气,与天地间风雨杂糅在一起, 给水乡添几分灵韵。



陆侯早起巡视放药,见街巷百姓都在烧纸钱告念神明,感叹‘民心敬鬼神,远胜敬圣贤’。



杨万山与他笑谈观点,说:“刘世才尚与鬼神亲近,百姓礼神又何妨?”



“东湖君家非野神邪神,乃神道正神水官,他施仁义济乡鬼, 该得百姓信奉。”



“世才兄说, 百姓迷信鬼神,意在讨心安,是对‘福寿安康’之向往,此乃人之常理。”



“官家治民,不能只用严苛律法,还要善使心计。”



“此‘心计’非愚民之计,而是顺应民意之计。”



“只要民心顺应,那治下就会太平,这便是春秋‘牧民之道’。”



“我倒觉得‘百姓礼神’对临安大有利处。”



“内兄因当顺应民意,借大众之所信,引大众共治瘟疫。”



陆侯琢磨内弟的话,心头灵光闪烁,点头道:“万山言之有理,却不知如何‘借大众之所信,引大众治疫’?”



万山眼望前方小巷, 看各家各户门前烧纸, 说:“昨日下元祭神,今日可以祭鬼。”



“如今满城鬼神气,百姓必然想念已故亲人。”



“不如大开南城门,引大众前去东山鬼谷祭祀。”



“这般,人鬼相隔阴阳而亲近,彼此都得慰藉,不就达到世才‘治疫六法’之精妙?”



陆侯明悟了,称赞内弟道:“贤弟好敏思。我这就回去写榜文,等辰时放完药便张贴。”



“正好此前找工匠雕刻的‘鬼城冥界碑’也送来县衙。”



“今日一并过去立上,世才若是无事,请他同往!”



“小弟也有此意。”



杨万山转看南城说:“世才兄身上,有太多可学之处。他就如一座灵山,山中见灵秀无数,你我应当多与他求教。”



“不耻下问,才是君子。”



“嗯……”



陆侯并望点头,内弟的话他深以为然。



话不多言,两人回县衙拟写榜文。



来到北城衙门,见华明渊和汪清河撑伞立于门口。



二人见陆知县回来,各放下手中伞施礼。



陆侯只是点头, 连来意都没问,便独自进衙门。



杨万山笑看内兄回衙,捡起二人雨伞归还说:“内兄公事繁忙, 不知两位仁兄此来何事?”



华明渊持礼分看汪兄道:“我二人非为自己,乃为他人而来。”



“蔡、陶、李、章四家想献上几船草药,施赠乡民,略表赎罪之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聊斋狐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士心本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士心本尊并收藏聊斋狐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