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该如何养出仁气?”



“与养浩然正气一样吗?”



阿九随口就问,爱问的天性在公子面前毫不压制。



刘彦也不似山君那般烦她,内敛印堂三重辉光,回书房说:“大体上与养浩然正气一样。”



“养浩然之气,当秉持道义。养仁德之气,须秉持德性。”



“养二气都要持之以恒,不可去做有悖于自身道义、德性的事情。”



“若仁者做不仁之事, 行违背道义的事,如同自毁其道。”



阿九含笑思量,走到书桌前说:“那怎样才能‘行仁义’‘养仁德’?”



“公子相助官家治疫,救百姓于水火,这算不算‘仁义事’?”



“算。”



刘彦坐下道:“我昨夜也问过胥先生。先生说我所行之事,乃大仁大义, 如果早些养仁德入根性, 能得一二尺仁气。”



“才一二尺?公子祭祀乡鬼, 还得三尺浩然气。”



阿九觉得那胥先生看了公子之功,她却不知‘一二尺仁气’何等难得。



刘彦转眸笑道:“这两者不相同。我祭鬼所得浩然气,乃文道嘉奖与我,先生所言一二尺乃是自得。”



“有一尺仁气,就能以化剑御鬼神。”



“仁气化剑,不被法术所坏,就算敌人境界甚高,也不能化解仁气。除非斩肉身,或灭去仁性,仁气方消散。”



“这便是‘仁者无敌’。”



“仁气妙用还不止于此。”



“还可以温养身性,使肉身吸纳天地精气,虽比不了仙道炼体, 但能明亮内在神明,得一个好身体。”



“古之仁士、君子,都能上阵杀敌,双手开三石弓。”



“如大仁孔夫子能开七石弓,双手推开城门,皆仗一身仁气。”



阿九欢喜道:“那公子以后, 不就成了力士?再习练个武技防身,便是文武双全了。”



刘彦端起茶碗:“我正有这打算。不过眼下还是以文为主,这一个月要学的东西很多,胥君‘成仁术’,相君‘化龙术’。”



“等我掌握二者,再去琢磨弓术武技。”



阿九点头望外问:“那今夜公子是否还去西湖听教?”



“去。”



刘彦喝一口茶,看窗外:“成仁之术,胥先生已经尽授与我。今夜他要传我‘养风骨之法’。”



“养风骨?”阿九略有惊异:“胥君通晓此法?”



刘彦含笑说:“有气节之人,岂能无风骨?”



“前朝真学士,入学皆从文骨养起,文骨养成再养文光、正气。”



“胥先生言,仁德与风骨并生并成,把仁德养入根骨,以根骨载德,如心存道义一般。”



“如此,‘人’方能得‘仁’……,何时风骨发气,便可得仁之气。”



阿九赞道:“胥君教导公子, 真可谓循循善诱, 用心良苦。其他人就怕没这等造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聊斋狐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士心本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士心本尊并收藏聊斋狐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