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岂不自毁心中之道?”



“我以为修学如行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体力行始见学问。”



“昔日孔夫子周游列国,亦是自己行道,上下而求索,方得一圣贤。”



“当然,有名师指点也是好的,可以少走弯路,但要自己辨明方向。”



杨万山听他阐解有所获,并肩交谈‘自己如何修学’、‘内兄如何修学’。



原来他们都到了‘养文光’的地步,已有‘自知之明’,算是半步入学。



刘彦顺话问起他的家世。



几句谈聊得知,杨万山是洛阳书香门第。



三百年来,杨家真学香火未曾断过,早年间一门中出过两位大儒夫子!



到了杨公这世,书香才见衰败,却也强于众多世家门第。



杨公以及其长子杨涛皆是真学名士,父子同为翰林学士,官居从正三品。



杨万山是家中第三子,学文不及大哥,只考了个举人出身。



他生性闲散,爱好击剑,数次拜师公孙大娘被拒之门外。



二姐杨氏未出嫁时,便是京中有名才女,论学识不差其夫。



陆知县则寒士出身,二十岁中举人。



后经人引荐拜入洛阳名儒杨公门下,蒙恩师喜爱,下嫁二女与他为妻。



而杨万山又娶陆侯之妹为妻,两人互称内兄弟。



听到此,刘彦好奇其父、其兄儒术境地,问:“不知令翁、令兄通达何等儒术境地?”



杨万山有心结交,故此不做隐瞒,答道:“家父孔学明经,云梦之境。家兄孟学养气,三丈白锦。高低相差二重境。”



“何为云梦之境?”



刘彦请教,他现在只知入学分上下三等,尚不知儒术境地划分。



杨万山谈道:“欲达‘云梦境’,先入‘经香境’。”



“仁兄已明经入学,莫非指点你的朋友,没告诉你‘儒术六等九品’。”



“我却是不知。”刘彦面对他目光,诚然说:“朋友只是点拨‘何为真学’,不谈儒术境界之分。”



“杨兄可以讲讲吗?”



杨万山迟疑,点头道:“儒术境地非不传之秘,世间鬼神大多知晓。小弟愿为仁兄讲解一二。”



“孔学儒术有六等境地,好比《易经》六爻。”



“第一境【明经】,即入学,点亮文灯步入真境。”



“第二境【正心】,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经之后便要明德,正君心,修身性。”



“第三境【乾道】,乾道君子,笃志修学,如《易经》乾卦九三爻辞‘君子终日乾乾’!”



“第四境【经香】,步入此境,文光生气,文气生香,乃身中经学发出香气,鬼神凡人皆可嗅。”



“第五境【云梦】,欲入云梦之境,先得经香文气。”



“云梦学士入寝后,君心文道而出,百窍文气托举梦境,梦境如在云雾里,故称‘云梦之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聊斋狐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士心本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士心本尊并收藏聊斋狐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