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除法’。”



“……”



他在船上正声谈论。



岸上有一人握扇思量,一边听一边跟着船走,身形中有鹤骨,脚步健硕,但看衣着却似读书之人,并非习武者。



不多时,客船抵达小码头。



码头水域十丈宽广,两边停的都是打渔渡人的小船,不见大船停泊。



几个衙差公人在岸口张贴榜文,四周稀疏汇聚着一些渔夫、肩夫,都是依靠码头为生的百姓。



跟船那人快步走到张榜处,与领头公人耳语两句,公人顺他所指望一眼客船,点头记下他的话。



刘彦等人只顾攀谈,不知岸上所指,等船停泊稳当,就见一个公人来问话。



“你等哪方来的?船上载人还是运货。”



“回官家,我船打徐州来,送这位公子还乡,另送些药材来此……”



沈翁拱手回话。



听到‘药材’二字,那公人眼睛一亮,急问:“是什么药材?有多少?”



“都是驱瘟的药,种类颇多,共一千两百斤。”



说着沈翁怀中取出货单,念了几个药名。



那公人连说‘好好好’,让他等着不要下船,又叫来四个公人在岸边看守客船,后大步流星回县衙。



不多会儿,见一众官人过来。



为首是本县主簿郭图和县尉范震,左右有韩都头、孙押司,其他皆是带面巾的公差皂吏,有十多个人。



“船家勿惊,我等不是来问罪,而是来道谢的。”



上来船头,郭主簿含笑安抚沈翁,后引荐县尉大人,说:“我临安遭瘟急缺药材,船家送良药而来,好比送来一场及时雨。”



“下官代临安百姓,谢过恩公。”



“不敢不敢……”



沈翁惧官,见官人如此礼待,慌得还礼。



范县尉问:“这批药是谁家采办,价值多少钱。”



沈翁回答,告知官家此药是徐州王员外一片善心,眼下还无主,又把货单交给官家过目。



范县尉、郭主簿看罢颇为高兴,说:“徐州自古出仁义之士,我临安县当记王员外义举。”



“既然这批药无主,那就由我县衙出银买了,分文不会少。”



“除此,我县再赏船家一百两,答谢送药之功。”



“谢大人厚赏。”



听官家要采办,沈翁岂敢拒绝,总之这批药材是送到了,与谁都是卖。



“能否先让我家船客下船?这位公子是临安当乡人,佛家是五台山高僧,来此济世救民……”



“哦?”



郭主簿、范县尉分看书生尼姑,前者认出刘彦。



“你是刘世才?”



“正是小生。”



刘彦行一礼,他年年参加县考,与主簿郭图还算认识。



郭主簿其实一来就留意到他,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聊斋狐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士心本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士心本尊并收藏聊斋狐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