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书,为何从未见过奇妙?所谓真学,从何获取?”



王寅道:“贤弟过去读书虽多,却未能聪明心窍,所以不得真意。从书中领会的道理极为浅薄,故而显不出儒术玄妙。”



“如今你不同了,心窍通透,再读书必有所获。”



“昨夜弟读《孟子》,一觉醒来是否感到心气爽朗?”



“原来……”



刘彦恍然!



正要问时,荀舫主接话说:“后世儒生大多不得真意,非世才公子一人如此。要怪就怪儒教学究们,曲解圣贤真意,弄什么新解,使得后来的读书人要从万沙中淘金,以至入真学者凤毛麟角。”



王寅附和:“不然诸子也不会弄出个‘经香阁’传授往圣绝学。不过儒教已经鼎盛千年,不可能一直独尊于世。或许下个百家争鸣快到了。”



“世才,我说这篇典故的用意,意在叫你明白‘当今儒术非过去儒术,所谓真学即是先圣领悟的道理!而非后世那些曲解、新解之说。’”



“但后世儒学经典依然是一脉相承,先圣所参透的至理还在,书中仍包含真金真意!”



“你若追求真学,需秉持聪明之心,一粒粒收集真金,方得儒术真传!”



“兄长教导,小弟记下。”



刘彦礼谢,心中隐隐有了一个目标。



一口清茶,王寅说起第二个典故。



故事这样的:



太祖年间,有个叫白玉剑的书生。



他为人正直,却不聪明,能把‘可恨’写成‘可浪’,把‘可怜’写成‘可冷’。



唯一过人处就是不怕鬼神。



一天夜里,他躺在床上想诗,随口吟出一句,屋外有人与他对诗。



他问‘房外何人’,那人说‘是鬼’。



白玉剑怀疑是朋友戏弄,开门看见一老翁在院里饮酒,问他怎么证明自己是鬼。



老翁说:“我原是东村的老童生,死了已有三年,你可以去打听。”



白玉剑暗暗记下,次日打听后果然属实。



当夜老翁又来,白玉剑欢喜出迎,向他请教做学问。



老翁说自己才学不够,教不了他,但可以带他看看别人怎么修学。



白玉剑欣悦接受。



老翁拉着他骑上小毛驴,转眼到了一户寒士门外,叫他趴窗缝看看。



白玉剑往里面窥视,见那寒士正在睡梦中读书,肉身百窍吐出浮光,光烟烘托着自身梦境!



他很惊讶,想要进去请教寒士,被老翁拉扯住:“去不得。这位先生乃真学之士,有文光托梦,文光透出心窍照亮百窍护体,没有鬼怪妖邪敢去侵犯。”



说着又拉他去看另一人。



刚到了窗外,白玉剑就知道怎么做,趴在窗缝窥看。



见一公子呼呼大睡,梦里他左拥右抱与人吃花酒,肉身百窍看不得光,隔着窗门能闻见一股酸臭。



老翁说:“这位公子便是世人所说的‘酸腐秀才’,你看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聊斋狐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士心本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士心本尊并收藏聊斋狐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