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气的李



纲,也不会在后来金兵二次攻击汴京、幡然醒悟时,选择亲上城头慰问士兵、与守城军士同甘共苦,更不会在汴京失守,金人要求宋徽宗去投降时,选择代父前往……



总的说来,赵恒是有一定胆识的,有一定谋略的,也有一定眼光的。



之所以他会有罢免李纲、向金人求和的昏招,不过只是因为当时朝堂上的主和派势力太大了而已,只不过是因为他背后还有一个太上皇赵佶想要投降求安稳,仍旧还把控着朝堂上许多的话语权而已。



他一个刚刚登上帝位的年轻人,拿什么和这帮老狐狸玩?有什么底气去坚持他自己一开始的所思所想?



能在一开始时力排众议的启用李纲,那其实已经是相当牛叉的气魄了,但胳膊拧不过大腿,以当时的朝堂结构而言,守城失败终归是个必然的事。



说白了他就是个很冤的皇帝,从头到尾,他并没有真正的完全掌控过北宋,身边又有太多将他带偏的小人,若是换做其他人来坐这个皇位,其实也未必能做得比他更好了。



这,便正是林书航选择他为突破口的原因!(4/4)

章节目录

我的因果模拟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君莫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君莫令并收藏我的因果模拟器最新章节